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教育在當下

2007-10-25
原文:放手自然教出好孩子

自然學校常常有戶外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多接近大自然,及參觀各處紀念館及博物館。1010日那天,是差不被人遺忘的革命日子─雙十節,96年前國父孫中山首次流血革命成功,中國邁向民主的第一天。那天剛好是週三,「紅樓」中山公園又剛好在屯門,離學校不遠,於是導師們決定拜訪紅樓,讓學生了解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小片段。
步入毫不起眼的入口,走進中山公園裏,學生無不忙於找出事前交代的工作紙。在尋找答案之時,剛巧遇見一位老伯伯,坐在大樹下乘涼,工作紙交待要訪問一位遊人,於是大家圍坐在老伯伯面前,原來老伯伯是特意在那天來紀念歷史偉人孫中山的,面對一班好奇的小朋友,老伯伯大談革命歷史,沒有刻意的安排,反而為孩子上了一堂寶貴的歷史課。
事實上,小孩子都是敏銳的觀察者,他們留意到不一樣的東西,便會提問。公園裏掛了很多中華民國的國旗,細心的學生很快便留意到了,便問為何會不一樣?於是便可以籍機談談歷史故事,像大人跟孩子分享一樣,是那種榕樹頭講故事的感覺,跟課堂教學不一樣,來得輕鬆自在。
後來一年級的小鴨發現一首詩歌,要我幫忙讀出來,三年級的雪豹好奇趕過一齊看。讀到詩文的一句時,雪豹好奇地問其中一個詞語的意思,於是那一段流血革命的故事,中國人如何反抗帝皇暴政的歷史,雪豹像聽故事一樣聆聽追問裏,教育便在當下發生了。

孩子天生好奇,不論何時,只要還保有好奇心,小孩子都會問「點解?」,大人只要好好把握,教師要創造提問的環境,好好把握那一刻的興緻,不要輕易讓他流走。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創建自然中學


雨傘運動自始至終,我在台灣交流,卻未能親身參與,是一種遺憾。回到香港的日子雖短,但只要經過各佔領區,即使只有幾分鐘,總會走過去看看。
整場運動,年青人都跑出來爭取民主,難得孩子在這急功近利的時代,教育只被視為是上流的工具,學生們卻能為公義、為民主走出來,在這冰冷的城市中心,睡在馬路數十天,努力爭取民主自由。
可惜,政府從未認真把學生視作人,他們故然需要愛、關心,但同時也需要自由、自主和公平的制度。可惜,政府只是把人看成經濟動物,面對這麼多學生走出來抗爭,不單沒有反省,反而怪責中學的通識課程,教壞細路。
佔中運動已成過去,但可以確定的是,民主不能依靠權貴的施捨,只能相信人民從下而上的爭取改革。特首、建制精英的嘴臉,我在隔岸的台灣,也覺討厭,感到憤怒。
我雖未參與雨傘運動,能做的是從事教育,當一個與別不同的老師,走一條非建制的道路,往改革教育路走。生活也可以往不同的想像,其實是可以走一條愛自然、重視平權、尊重人性、自主的教育路。
七年前,我們創辦了自然學校,開創另類教育的先河。這一嘗試,讓香港人知道,原來教育,可以不一樣,學習也可以這麼快樂。今天,我們再往前踏一步,爭取開辦自然中學,讓孩子能繼續留在一個自然又自由的校園,開拓自己人生方向,容讓學生追尋自己的理想,擺脫升學主義牢籠,建立自己的人生觀,對外能拓展對世界多元價值的想像,對內能探索自己無限的潛能。

十二月,我們一群有心創辦中學的人,到台灣取經學習之餘,更希望能凝聚一班志友,為香港開辦第一所自然中學而努力。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全人中學


從香港來到台灣全人中學,為的是深入了解這所已有二十年歷史,也是台灣首間實行另類教育的中學,看看全人的課程、學校文化、管理文化等,希望能對自然學校創辦中學有所幫助。
台灣自二十年前的四一零教改大遊行,從民間對教改訴求開始,一點一滴的改動教育政策,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不論是國中小及民間辦學,都能容下不同教育理念。以今年十一月剛通過的實驗教育三法,容許自學、團體自學及機構辦學等,讓民間辦學的門檻降低很多,真是達到百花齊放。
回顧全人二十年前,創辦人不顧是否合法,聯同一班渴望人本自由教育方式的家長,到苗栗縣一處山林裏,買地建校,實行自由的教育方針,脫離升學主義的牢籠。可惜,開辦沒幾個月,政府便要整治這非法校園,帶來推土機和怪手,要推倒校舍建築,停水停電,氣氛肅殺。
不過,團結是力量,家長教師沒有被嚇跑,堅持理念,經過努力陳情和抗爭,終於爭取到全人以實驗學校的形式辦學,並且用十年時間,申請立案為一所私立學校,全人總算渡過了難關。最後,全人在二零零九年正式立案,是台灣史上第一間另類中學。不覺,全人已踏入二十年頭了,正在準備二十週年的慶祝活動。
全人是民間努力的成果,不單有學者支持,還有教師堅持理想,更有家長勇於抛棄現實的升學主義,送孩子到全來唸書,為的是孩子能過更整全的學生活,努力開創新的生活方式。
不少問自校,當然也有很多人也會問全人,孩子在這不一樣的環境長大,將來畢業了,如何適應這個充滿競爭的大社會呢?創辦人的回應是:「我們不是要孩子去適應這腐朽的世界,而是要創造未來。」


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

請你幫香港一個忙

「海星,請你回來幫香港做一件事,好嗎?」一位五年級的學生問我。我很好奇,他是要我幫香港做一件事,而不是要幫他啊!這問題,有點奇怪!
八月尾,為了了解另類教育在台灣的實踐,我特意到台灣第一所另類中學─全人中學,去生活學習半年。因為掛念香的人與事,兩星期前,我便回來香港。那天,我便是去自然學校,探望學生和同事們。
回到熟悉的校園,認識的學生都跑來找我,說學校的近況,有一個六年級的女生,很不開心的說:「今年的社際比賽,少了很多啊!」幾個新生好奇我是誰,知我是老師,又問我為什麼一直沒有回來教導學生。小朋友關心的事情,真可愛,和他們聊天,讓人快樂,回到天真的童年,或許,這是我一直當小學老師的原因。
小息時間,坐在操場,看著孩子在遊戲,感覺與往年不同,少了高頭大馬的高年級學生。在操場上,不同的人,玩不同的遊戲,玩躱避球的、玩蛇板的、玩直排輪的、也有打羽毛球的,大家都在小小的操場上玩,竟沒有爭執,也沒有爭場地的問題,感覺是那麼和諧,互相禮讓,各有遊樂的地方,互不影響。
勞動課後,我到飯堂吃同學預備的茶點。突然,隔壁枱的小男生問我文首的問題,我問要怎樣做,他便很認真的跟我說:「去佔領中環啊,我也有去,為了香港的未來,海星你都一定要去啊!」噢!原來是這樣,孩子真心相信,香港的未來,繫於我們手上,他盡最大的努力,呼籲身邊的人,要去佔領現場,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

在這大時代裏,感動自校有學生關心為香港的未來。自校一直實踐民主教育,我當然支持這場雨傘運動。


非常教學

有一年,我要教六年級簡易方程式,我發了十題簡單的題目給學生在課堂上做。不知何故,那天上課氣氛悶悶的,有一個學生說:「很無聊啊!又是做這些簡單的方程式!很悶啊!」說這話的學生,數學成績不見得好,但就很會說話。但又有人附和,一時熱鬧很來,但就是沒有動筆認真做,只是你一句,我一句的閒聊。
我追問他們是否覺得做這麼簡單的題目,都覺得很無聊?大家都點頭稱是。於是,我改為出一題難一點的,誰能用方程式的解題方法,找出答案,便可以早下課,大家認為如何?大家立即說好,提早下課,總是很吸引同學的獎勵。不過,要有實力,才真的可以提早下課呢!通常都沒有人能達到。
教學多年,像這種x+3=6的方程式,要解真的容易,學生總是一看,便能找出答案,根本不用方程式去找答案,所以他們都不明白,為何要用學方程式,還要做驗算,對能力強的學生,這確實是折磨他。不過,簡易方程只是開始,為了學會更難解的方程式,有需要從簡單的開始,重點是學會方程式的解題方法,而不是迅速找出答案。
於是,我在黑板寫下題目,那是一題超出他們水平的題目,大概是中二才會做的題目。不過,只要掌握到方程式的基本運算方法,還是可以做得到的。題目一出,大家都埋頭苦幹,但沒有人找到答案。因為,大家都沒有好好掌握方程式的計算方式,他們用小孩子最常用的方法─試誤法,一個個的找,花了很長的時間,終於有人找到答案了,大家很開心,以為可以下課了。但我說不可以啊!因為不是用方程的方法找出來的,所以大家要繼續努力。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了,下課鈴聲響起了,盡管大家合作去找,討論和嘗試,結果還是沒有人能答得出來,這是當然啦,因為基礎功夫未打好,又怎能挑戰更高的難度呢!

我請同學抄下題目,作為當天的家課,回家再努力。一般情況,學生回家的動力便不強了,所以隔天上課時,我沒有提起這份功課。想不到,有同學回家認真解題,卻仍然做不到,請我教他們。教學最開心,是有學生認真學習,我當然歡迎,於是一步一步的教他們解題。不明白的地方便提問,做完了,竟還要我再出一題。結果,原定的教學計劃沒有了,換來是學習動機提高了,而且是有質素的討論,何樂而不為呢!

關心當下的感受

在全人中學,每週老師都會開會,關心及討論孩子的狀況,在這自由的學校裏,常常發生大大小小的衝突,似很正常。這在自然學校也是一樣,孩子之間,常因為不同的問題,不同的原因,大吵大鬧的有,大打出手的也有,髒話亂話的也有。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的價值觀影響,每人的對錯觀念,也千差萬別,人人不同,亦因此,常引發爭執。另外,有些人是特別容易與人衝突,脾氣不佳,難以調和人與人的關係,自然是生活法庭的常客。
面對孩子的衝突及情緒,我習慣先不去評斷他孩子行為是對或錯,也不會立即指責欺負人的同學。我認為先了解孩子的心情,關心孩子當下的感受,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再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後,邀請孩子一同想想辦法,這是一套有效化解衝突的方法,也讓孩子學會負起應有的責任,想想解決問題的途徑,不要只是依賴老師,處罰同學。
有一次,我在廁所裏碰見鬼火,他在哭,我上次慰問他,他說剛才被一位二年級同學榕樹打中,感到很痛!我沒有問為什麼及事情經過,我只是請他讓我看看有沒有受傷,檢查看過後,我說幸好沒有流血,但有點小傷口,不用擔心,請他洗過臉後,到校務找我,看要不要塗點藥膏。然後,我問他會否感到生氣,不忿被打,他沒有回答,我再問他要不要告榕樹,他也沒有回答,我表示不要緊,有需要便到校務處拿狀紙。
說巧也真巧,在回到校務處途中,我遇見了榕樹,我說鬼火在廁所裏哭,問他知不知道,他表示不知道,問他打他的原因,說是因為鬼火追著他打,他只好自衛,不是有心打痛鬼火,那你是否很氣他打你,他說沒有,已經過去了。我表示明白,跟他說自衛是沒有不對,但也請他注意,不要弄傷同學,有機會要向鬼火道歉啊!
結果,鬼火沒有來校務處療傷,也沒有告狀榕樹,或許他自行處理不快的感受。
後來,另一位同學小鳥走來,說同學們欺負他,我問他:「他們怎樣欺負你?」,他便細說從頭,我再問他的感受,他也立即回答我不開心,最後我問他:「你想怎樣?」他說沒事了,然後走了,他需要的,是一位聆聽他感受的大人。
在自然學校,我學著不去判斷誰對誰錯,關心的,是孩子當下的感受。

孩子說錯話了?

創校那年,全校只有十四名學生。所以,那時候的戶外學習日,都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記得有一次,我們要去元朗大棠郊野公園,於是一行十多人,步行至鄰近的輕鐵站,乘輕鐵到元朗轉乘巴士。就在等待之際,學生天空指著一名坐在旁邊候車的乘客,大叫他做「朱儒」,說他很矮。

結果,他這說話,觸怒了那位乘客,隨即要他道歉。但天空堅持不肯道歉,他表示沒有說錯話,這是事實,他真的很矮,媽媽自小教他,不可以講大話,要說真話。我在一旁,聽到這理由,也真是哭笑不得,也覺得小孩子天真得有點可愛。

可是,那乘客愈聽,就愈氣。他覺得天空就是要拿他開玩笑,在嘲諷他的高度。或許,他平日被人嘲笑得太多了,受氣太多了。我曾經在youtube看過一段短片,主角是位「朱儒」,他拿著攝影機,拍攝路人對他不禮貌的說話和態度,他希望大眾他看成一般人,他也有感情、有尊嚴。所以,那位乘客被小孩子這樣說,自然氣上心頭,我是很理解和明白的。氣氛一時僵持在那裏,似乎是無法快速處理的了。我請老師帶其他同學先行一步,我留下陪天空,面對這問題。

乘客堅持要他道歉,天空又不肯,雖然似是困局,但我覺得這是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這要讓天空明白,媽媽教的沒有錯,做人要誠實說真話,但有時說真話會讓人難過的。

乘客有點不耐煩,罵他沒有家教,但我很清楚不是這回事,我嚴正的和乘客說:「孩子的媽不是沒有家教,反而是一個盡心盡力的媽媽,因為他有你看不到的障礙,小孩有一種名為亞氏保加症的腦神經問題,對人的感情不敏感,而且很頑固,他媽媽也很煩惱。我理解你有天生的缺陷和困難,但其實你眼前的孩子也是,只是你看不見而矣!」

雙方堅持了四十分鐘,終於乘客放棄要他道歉了,只是好好教訓他以後說話要小心,便準備上車了。此時,天空突然開口向乘客說:「對不起!我說錯話了」此刻,站在旁的我,有一種錯愕的感覺,也好奇天空怎會道歉呢?乘客走了,天空要去廁所,回來時準備要上車,我問天空:

「為什麼你最後願意道歉呢?」他回答說:「我終於明白,原來說話不可以亂講,有時要看場合的。」這話讓我覺得,堅持陪伴他,一起面對乘客的責備,歷時數十分鐘,也是值得的。因為經此一事,他領悟了一些人生道理。

http://www.peegaboo.com/trouble_-kids/

他們浪費食物

早餐快要吃完了,學生「大自然」走來跟我說:「很浪費呢!我發現其他學校的人未喝完的飲料,想拿來喝,結果收拾的姨姨不讓我拿,反而立即倒進廚餘桶裏,不讓我喝呢!我覺得他們太浪費了!」
大自然發現的事情,我也發現,在廚餘桶裏,有一大堆未吃過的方飽,我問收拾的人為何要丟掉,他不帶感情地回答,只要曾經用手摸過,便只能棄掉,便不能留下。
這是什麼原因?追問下去,是營地的規則,為了食物安全,為了衞生,為了營友健康等,擔心有人吃了會出事,負擔不了後果,這確又是合情合理。但我們看見如此浪費,又不忍心,那可以怎麼辦?
浪費食物,是都市生活常常遇到的問題,一般學校可能都會教學生惜食物,老師也許會放映非洲飢民的片段給大家看,讓大家感覺到,我們身處的城市,有多幸福,但就沒有切身的感受,學生不容易從片段裏感受糧食不足的困難,在這富裕的城市,我們隨時可以買到好吃的東西,又可以隨時丟掉,親朋好友外出用膳,看著餐牌上味美的食物,自覺便點多了菜,最後還是吃不完,要丟棄。這情況在飲宴時,特別嚴重。
我看過一篇網絡上的文章,說一批中國遊客在德國餐廳用膳,點了很多食物,卻剩餘很多吃不下,正要付賬要離開時,卻被一位鄰座的老太太制止,說他們太浪費了,中國人說:「我們花錢吃飯,吃剩多少,也不關妳事呢!」結果老太太叫來警察,警察竟然開罰單給他們。他們不忿抗議,但警察說一句有意思的話:「錢是你的,資源是全社會的,仍有很多缺少食物的人,你們不能夠也沒有理由浪費!」
在自校,我們很重視建立良好飲食習慣,包括不浪費,我們午餐是由學生自己拿,份量可以自己控制,不少新生會拿多,或拿了又喜歡吃的食物。但是自校規定,拿了的食物,一定要吃完,不能浪費。或許是自小建立,吃多少,拿多少;拿多少,吃多少的習慣,所以看見別校浪費食物,大自然感到很可惜。
結果,為拯救將要浪費的食物,隔天,我們在早餐時間,我、大自然和幾個老師同學很有默契的,待別校學生吃完,立即到他們餐桌,拿走能拿的食物和飲品,留著肚子餓的時候吃。儘管作用不大,但還是盡力而為。而我,感動學生真的能學會不要浪費的價值觀,並且能實踐在生活中,這是自校生活教育一直期盼的成果。



記我難忘的畢業生─小火山

有位家長在創校時,帶著小火山來到自然學校,說已收養這孩子了,請我們一定要收她做自校的學生,幫助這孩子。家長表示這孩子幼時生活坎呵,媽媽在她年紀小小時已過世,由爸爸獨力照顧。可是爸爸要工作,無法好好照顧孩子,顧人照料,卻想不到幫忙人沒有好好照顧,反而讓孩子活在惶恐中,難怪那時她的眼神有點兇。
終於,自校順利開辦,那時只有十四個學生,也包括小火山。一年級時,她一記勾拳,打在我的肚子,痛得我彎下腰來;她現在對老師有禮,懂得尊敬老師,有一次我要去叫同學集合時,她主動從後追上來,一句:「海星,讓我來叫她們,不用你來操心。」我心裏感到寬慰,孩子長大了。
她曾經是生活法庭的常客,脾氣暴燥,容易生事,經常被人告上法庭,也當然會告人,被法官發現她也有錯,結果反變成被告,還要受罰。她意想不到的是,告人反變被告,覺得這世界,不公平,很憤怒。後來,她還是法庭常客,但已是學生法官,她是學校的大姐姐,不單不會被人告,反而要處理同學的紛爭。她準時出席法庭,處處維護法庭秩序,公正審理案件,是教師安心的法官人選。
以前她和同學關係時好時壞,不懂得人與人的界線,不少新來的女生,個性比較柔的人,都會被她整到天天大哭。後來,她和同學能和諧共處,甚少爭執,常見她和同學打成一遍,沒有隔閡。現在,她也喜歡小孩子,樂於照顧低級學生。
記得,有一次有客人探訪,小小孩的她,走到校務處來找我,說:「海星抱抱!」就這樣我自然地抱起她來,像抱起自己的女兒一樣,我們二人沉浸在簡單又快樂的擁抱中,感動來訪的客人。現在,她喜歡與我分享生活的小事,對未來的盼望,分享對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她渴望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不要做街邊的小混混,無聊過日。一次,她親人來探訪,我說:「她人長大了,比以前生性多了」她在一旁,甜絲絲地在偷笑,她坦然地接受我的讚美。
其實,小火山只是不懂得與人相處,她一直想交好朋友,一直想得到別人的關懷。這七年,小火山生活在一個愛與包容的環境中,由一個暴燥女孩,成長為一個漂亮有禮,樂於助人的少女,她是我一位難忘的學生。


奇特的資優生

自然學校曾經收過一名資優學生,他智商之高,已超出能量度的範圍。記得在試讀時,要全校一齊去戶外學習,在送孩子到齊合點時,我和他的媽媽聊天,分享孩子的奇特經歷,他很喜歡大自然,愛和昆蟲玩,媽媽希望孩子能在自校享受大自然的樂趣,這期望看似簡單,但又不容易實踐。經過數天試讀的觀察,發現他的確是一位愛自然,又活潑的孩子。
他需然智商很高,但在一般學校,常有奇特的行為,我最記得他媽媽分享過的一件事:「他會突然跳上學生枱,蹲著,然後扮狗吠,弄得老師哭笑不得。」那他在自校,又有何異常行為?答案是「沒有」,最少是自校老師沒有覺得他有何奇怪之處。他聰明,腦筋動得快,一般功課難不到他,他喜歡畫漫畫,常常見他一個人不停的畫,我到現在還留有他的小量作品,作品很富想像力,他很有創意。說到這裏,大家可以想像到,他在一般學校會遇到什麼困難了。沒錯,當創意遇上不變的規則;當超前的智力,遇上緩慢的學習進度時,他不悶才怪,小孩子最怕悶,悶就會想出各種奇怪的點子,在不顧後果的情況下,便會在不適合的時間,不適合的地點,玩不適合的東西了,當他常常在上課是大叫,不叫老師發瘋才怪呢!
台灣教改先鋒黃武雄教授指出,學校除了教導學生之外,還要有留白的空間,讓孩子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資優生來了自校,常常走到花園玩,找昆蟲,經常一身泥。他喜歡看書,常常窩在圖書館閱讀。
來了自校,他的奇怪行為少了,但又真的沒有行為問題嗎?不,一個異於常人的小孩,面對不同人的觀點,情緒又怎會平靜如水呢!我記得有一次班導師為全班同學調座位,他不明白為何要換,也不想換,但又說不過老師,於是大發脾氣,推倒書枱,大叫,然後跑出教室,躺在走廊的地板上。我在隔壁教室上課,聽到混亂的聲音,便走過去看看。當我知道問題在那裏,便心平氣和的問他:「是不是不想換座位?是不是很氣班導師要調位?」他說是,我表示明白,知道他佷氣憤。待他情緒一過,我說:「會跟班導師商量,看看能否不調座位,但你把桌椅都推倒,不對啊!」於是他站起來,走入教室,把桌椅都擺好,安靜地坐好,再沒有發脾氣了。

自校有什麼魔法?有,就是有讓孩子做回自己的空間。

2014年9月21日 星期日

心靈環保

原載於拓思(2013年1月)

今年看過一部是名為中途島的紀錄片預告,讓人看後心傷。原來我們日常不經意丟掉的垃圾,例如膠樽蓋、打火機、牙刷竟成為野生動物的殺手。信天翁媽媽找到大量漂浮在海面的垃圾,以為是食物,拿回去餵幼兒,結果無法消化,白白餓死,在那遙遠的小島上,遍地是如此死去的幼鳥,畫面震撼。
受害者不止信天翁,台灣墾丁的陸寄居蟹,因為難找蝸牛殼,唯有選用膠樽蓋,但就找不到交配對象;海龜以為漂浮在海中的白色膠袋是水母而吞食之,結果餓死;年少的海豹愛玩,把玩在海中的塑膠圈,可是弄不出來,塑膠圈成了緊箍咒,頸項被箍成一道血痕,等待死神提早的呼喚;為了大量採礦,供應生產手機用的貴重金屬,或製造供人炫耀的金飾,結果美麗的高山,變成一堆堆黃土,不只醜陋,還徹底破壞原有的生態。
為何這些破壞生態的事,能天天發生,我們都視而不見。只因都市人居住在一個沒有自然的大城市之中,自願隔絶在自然而真實的世界之外。我們身處物質豐富的年代,資餘過剩的世界,我們不懂得珍惜眼前的事物,隨意丟棄有用的東西,反正很容易買回來,習慣了浪費,造成上述的生態災難。
現代的父母亦習慣用物質取悅孩子,用電腦遊戲來代替自己。結果孩子們都學習了浪費的習慣,變得重視物質生活,多於靈性生活。孩子們不知道追求快樂,其實很簡單,幸福快樂泉源,就在大自然。當孩子仍未受消費文明污染之前,一條樹枝、一堆牛糞、一個草原、一朵美麗的花、一隻漂亮的蝴蝶也足以讓人快樂。
「眾生有情,萬物有愛」,自然學校一直以此為教學理念,衍生出一套「情意自然教育」的教育哲學觀。正因為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份,所以自然教育也應該重視。自然教育不只於灌輸生態知識,及推廣防治污染行為,而是改變學生的人生觀,反省人類文明如何走上了絶路,於是內心再次綠化,恢復人的自我本性。當我們知道消費行為,不單為自然帶來嚴重的破壞,還侵蝕人心,引領人的貪婪本性時,只是讓人變得更不快樂;再多的物質生活,也不能為我們帶來幸福。
情意自然教育,重點是帶領孩子欣賞自然美,自然學校每月都帶孩子都郊野遊玩、登山、露營。我們不只教導生態知識,還帶孩子在自然中玩樂、遊戲,在郊野露營,學習如何搭建營幕、生火煮食、自我照顧,學會如何在野外生活。我們透過一套有系統的流水學習法,引導學生欣賞自然。流水學習法由美國自然教育家─約瑟夫‧柯奈爾發明的教學法,著重建立人與自然的關係。活動首先透過刺激好玩的集體遊戲,喚醒孩子天生好玩好奇的心。第二階段要孩子們集中注意力,尋找自然裏有趣或美麗的事物。然後請大家直接體驗自然中新奇,又不常經驗的東西,例如聽聽樹木的心跳聲,赤腳在草原上奔跑。最後一個階段是分享啟示,由孩子分享在自然發現的新奇事物,或在自然中玩樂的感受,或欣賞自然美麗的地方,最後由導師總結及分享一些有啟發性的自然故事。
我們也很重視日常生活的實踐,實踐無污染校園。自然學校沒有小食部,不準許孩子吃垃圾食物,重視身體的環保工夫。我們也重視心靈的環保,嚴禁孩子帶遊戲機、電話或玩具回校使用,讓孩子在自然的校園,主動發現有趣好玩的事,或參與集體遊戲,或到圖書館閱讀書籍,避免沉淪在物欲世界之中,讓孩子明白到,快樂生活,在於簡單自然,不在於外在的物質世界。我們請孩子節省用電、用水,全校茹素,節省資源,減排減炭。教師親身示範簡樸生活,常常交換物件或衣物使用,接收別人不用的東西。我們每週有一節勞動課,讓孩子透過勞動,和孩子一齊做物資分類和回收,明白環境清潔的意義。
我一直認為當教師是一份很迷人的工作,因為最大的滿足感,來自學生的回饋。自校學生一直展現獨特的自然氣質,有嘉賓曾說:「每一個自校的學生,臉上都掛著陽光的笑容,擁有陽光的膚色,感覺就是大地的孩子。」有一年我們在只有四五度低溫下上山露營,其中的苦況,可想而知,但同時也是一次難忘的自然之旅,聽聽學生小松鼠的心聲:「今年的金秋比去年冷很多,但寒冷令我們團結,火令我們凝聚同心合力的感覺,令人難忘!」大樹分享:「我很開心我是這組,每一個組員都很合作,雖然天氣很冷,但不會撲熄我們的熱誠。」這些經驗,讓學生明白自然冷峻的一面,但團結的人都能通過這次考驗。
當學生累積大量在自然生活的經驗,到六年級時,便會展現在自然深刻的學習。今年,畢業班學生都要按傳統,預備一次個人的畢業專題,不管題目是什麼,都會和自然生態有關。例如馬騮要來一次五天四夜的麥理浩徑長征,大樹和蜜蜂做衣服也和水污染沾上邊,老虎狗則探討小店情懷,探訪有機農場;而大蟒蛇的題目更直接,是「牛肉和牛仍從何而來? 人類如何對待牛?」在口頭報告時,向全校學生說出自己的反思:「人自小吃牛奶,算是牛人類第二個媽媽,但看見奶牛的慘況,發現人只是當牛是奴隸,人為了花錢買電話、金飾,也不願花錢待牛好一些。以前我也喜歡吃肉,現在看見肉也有點怕!」
也聽聽畢業生銀柳的心聲:「自校的生活片段就像流動提款機,那裡也能派上用場,與各人分享。」小燕子則說:「朋友取笑我在自校學得簡單,但我不認同,我學的可能更多,因為我學會了生火煮食、搭建營帳、背誦經典詩歌、學會中文文采、懂得與人相處、接納別人的短處。」每年都能見到聽到學生的成長,學生在自然生活中,學習到有用的東西,甚至成為自我價值觀的一部份,這怎不令教師們高興,感到教學工作有無比的意義。
「曉欣賞,懂珍惜」,當孩子能欣賞自然,明白人與自然、人與人的互動,更勝虛擬世界,環保便不只是垃圾分類、自備購物袋,而是從心出發,愛惜自然,愛惜自己。當學生心繫自然,便能欣賞自然美景、愛護遠方的野生動物,更明白自己的需要,不會隨便買一支用完即棄的瓶裝水,盡可能再用每一個膠袋。當人能過簡樸自然的生活,不受物質引誘,人自然滿足,自然便會感到幸福快樂,心靈自然富足。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溯澗

期末考試結束,第一天的試後活動,我帶領四至六級學生到後山,到常去的小溪去玩水。昨天剛巧是大熱天,全身浸在清涼的溪水中,正好是一項絕佳的消暑活動。
到了常去的水潭,少數學生很想到更前面的地方探險去,於是安頓好大部份學生以後,我問有沒有同學想沿著小溪,到上游去探險。結果,有四隻小手舉起來,四五年級各有二人,而有一位是四年級新生,而且是女生,膽子不小呢!我欣賞!
小溪雖短,但有一定的難度,因為沿溪澗上山,沒有人為的小路,石頭高高低低的,時有濕滑的石頭,不小心踩中,便會滑倒,後果可以很嚴重。幸好小孩子重心都比較低,困難是有,但反而比大人更容易克服,只是小心向前,不要計較走得慢,對躁動的孩子來說,可算是一項不錯靜心活動。
開始不久,要攀爬一處石璧,兩位五年級學生看見四年級學生都有困難,主動去幫助二人,平日粗聲粗氣的他們,常被人誤會,以為是小惡霸。但內心有一鼓柔軟的助人之心,只是人較衝動燥進而矣。此刻看見他們有此舉動,內心異常歡喜,莫名的感動。
小孩子對未知世界有好奇心,而且都愛挑戰難度,對他們來說,朔澗是一項很好的運動,能鍛練孩子的平衡感及空間感,加強身體的操控能力。另外,要走一條沒有路的小溪上,要有一定的膽量,要學會選擇合適的路徑,合適的路徑又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答案。朔澗有一定的難度,走在小溪上,有人遇到困難,不要抱怨有人走得慢,走得快的人,反而要學會協助及等待走得慢的人,明白互相幫助的重要性。
時間所限,要回頭了,找一處出口,走山路回去和大家會合。同學們都不捨得,很想走到山項,他們都是愛挑戰、愛冒險的孩子。但機會還是有很多的,只要喜歡自校的野外生活,不怕辛苦,登山露營溯澗,都是自校的特色課程呢!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被整蠱了

曾刊在星島日報師家版

學期尾聲,自然學校每年都會帶全體學生去教育營,為期三天兩夜。有不少學生,是第一次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算是一種挑戰呢!
這三天,學生和老師同睡一房,同吃一桌,為的是加強師生交流的機會。第二天午膳,我選了其中一枱坐下。我和學生老師一邊聊天,一邊吃不算很美味的午膳。我起身夾餸,回頭要在坐下來的時候,發現身後空空如也,說時遲,那時快,人已不受控地,身體遵從牛頓定律,以自由落體的速度,掉到地板上。身上的飯碗,也不受控地反轉掉下,菜汁都倒在我身上,樣子非常狼狽,幸好沒有受傷。
 第一個跑上來的念頭:被整蠱了,究竟是誰?我躺在地上,沒有立即起來,在思考是誰做,也在思考該怎麼辦?我需要一點時間,讓我冷靜下來。當時我旁邊是一位老師,另一邊是同學小麻雀。好明顯,老師不會這樣做,那肯定是另一邊的小麻雀了。但,為什麼呢?老師見我跌倒在地上,立即來關心我,但我說不要緊,暗示她,不要緊張處理,讓我保持在這狼狽的樣子,給小麻雀看看他做這事的結果,讓他也想想,現在該怎麼辦?
躺了一會,我起身,坐在地板,身上的仍然沾滿菜汁,問他:「是你做的嗎?」小麻雀無語,一副沉思狀,然後立即向我對歉,說對不起!我再問:「是你特意要整蠱我的嗎?」他又沉思了一會,答:「不是,我不是要整蠱你!」我又問:「那是誰拿走那張椅子?」他答道:「其實我不知道為什麼那張椅子會離開原位,我想,是我不小心拿走,但又沒有放回原處。」我懷疑:「你真的是不小心的嗎?」他說是真不小心的。
看到這裏,讀者們認為他是不小心,還是有心?對於被整蠱,為此而跌了一跤,雖然不痛,但面對自己那一身狼狽相,我是有感受的。而小麻雀居然不承認是自己做的,還說是不小心,甚至說是不知為何會發生這件事?你相信他嗎?我內心是有一點憤怒!
到此,我必須選擇相信,還是不相信。最後,我認為事情已發生了,與其追究是否有心,不如讓他看清事情的結果,請他承擔後果。我選擇相信他,相信他是不小心的,但不小心也要承擔責任,不小心不是沒有責任,他不小心讓我受創,弄污衣服及地板,我要他負上應有責任。我要他再次向我道歉,掃地及拖地,為我洗衣服等,而他也不爭辯,立即去辦。

學生總有各種理由犯錯,但我想,人誰無過,與其大罵學生,不如讓學生能勇於承責,補賞別人的損失,讓他上一堂寶貴的課更佳。

唔識做,可以點?

曾刊在星島家版

近日上一年級的數學課,學生能力差異頗大,有同學能在一小時的課堂裏,做四五張工作紙,差不多有一百題基本加數。他們是很有興趣,很專注地運算,能在簡單的數學練習中,找到成功的樂趣。
不過,也有同學是不懂得做,他們觀察能力比較弱,最重要是意志力不夠強,只要有一兩題不懂,很快便放棄了,不願做。所以,到下課鐘聲響起以後,有二人還是只做了幾題,一張工作紙也做不完,和那些做完四張工作紙的同學,反差實在太大了,身為老師,可以怎麼辦?
為了培養孩子的意志力,我表明同學必須完成最少一張工作紙,才能下課。結果有二人要留在教室,繼續未完的題目。但他們需要老師陪伴及教導,所以我叫他們到教師桌前,準備看看他們的困難在哪裏。在簡單的對答中,我發現他們基本的個位加法不熟練,對自已沒有信心,怕錯。此時,我請學生用心運算,每答對一題,都給予肯定,讓學生重拾自信。最初的進度還是很慢,但多做幾題,信心來了,餘下的題目,大都能自行運算,速度和正確率都會提高,很快便能下課了。這類學生,自主能力和信心較弱,他們也比較安靜聽話,在一對一的數學中,他們都能學會,所以課後留下,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小虎便是這一類學生,所以他很快便能下課了。
比目魚卻不同,在教導小虎時,他沒有用心聆聽,當小虎做完離開教室,他問我可不可以拿回家做,我說不行,回家不見得他會懂,甚至不一定會認真做,而且我認為這是鍛鍊意志力的時機。但他就是不想做,心思只是花在如何可以不做題目上,以為消極抵制之下,我便會放棄,這或許是過去應付老師父母的有效策略,但對我,這招不管用。我想,他或許是太多失敗經驗,怕做錯,我認為他放棄的太早,勉強他似不可能,但我要為他搭一條通往成功的橋,重建自信。十分鐘以後,我決定換一個地方,看看有沒有效果,我帶他到校務處,相對安靜及干擾最少的地方。突然,靈光一閃,不如請他靜心十分鐘,再由他選五題,全答對了,便讓他下課,他二話不說,立即閉起雙眼,做靜心了。看來他寧願做靜心,不要用腦,也不要計數,可見他對數學的信心有多低。
靜心確實有作用,做完他立刻拿起鉛筆,準備計數了。靜心似乎讓他去除我不會做的雜念,更願意嘗試,當然我把條件降低,令他更有決心去做。這次教學的效果較佳,他用心聆聽,做完五題,我乘勢指著另外兩題,說和剛完成的一題很像,要不要再試試看,他說對,很相似,很容易,又答對了。我當然不會放過他用心學習的機會,請他完成餘下的十題加數,他也不反抗,沒多久便做了。我看看手錶,請他猜猜用了多少時間做完,他說不知道,我說只是七分鐘,他做到,比靜心的時間還小,若他用心學習,肯定不用留堂,可以早點去玩了。我請他下次要對自己多點信心,他是有能力做好的,跟著便快快樂樂的離開了。



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

我決心辦教育的力量來自什麼?

寫於2006年2月15日
刊登「自然學校」創校小冊子

希望未來是一個慈悲的社會,希望下一代能創做一個和諧互信的環境,而不是一個充滿競爭、互相踐踏成就自己的世界。所以我們必須由今天開始,讓我們創造這種學校環境,讓螢苑學生活在其中,體驗互相合作、尊重和諧的環境中長大。當每年有10-15個畢業生,這種的訊息將一點一滴地傳開去。只要我們堅持,年復一年,將有更多學生離開螢苑,在不同領域裏發展,為社會改革注入年輕活潑的力量。當擁有慈悲心靈,懂得欣賞和尊重別人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社會變革便靜悄悄地發生了。我相信這是一條可行的路,所以我有力量,因為我有夢想、有盼望。

        大部份學生都是在競爭的環境長大,而且越演越烈。記得從前總有些同學,在中五甚至中三便要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做事,沒有人看不起他們,今天我們仍然是好朋友。我也見証不少同學,沒有因為會考或高考成績不佳而放棄,仍然努力,並且完成學士、醫生或碩士課程。但今天,同樣的會考和高考,考生的壓力和當年比較,是大很多。因為沒有人會認為會考是終點,反而是起點。或許大專學額越來越多的今天,反而給學生更大的壓力,是不能不讀大學的壓力,因為學歷低,搵工難。所以我感到學生學得很幸苦、不開心,他們不能從課堂裏,找到學習的樂趣,因為老師家長教導小朋友讀書只為找一份好工,找一份優差。長年在沉悶的課堂、競爭的環境中長大,又找不到學習目標,小孩子只好等待別人的安排,漸漸失去人應有的自信、承擔、負責任等素質。正因為慈悲力量的呼喚,要我必須為小孩子做點事,引導他們尋找學習的動機,讓他們能經歷一個愉快的童年。


        我決心辦學的力量來自哪裏?正是這個夢想,這一份慈悲心。


2014年6月29日 星期日

六四二十五週年

一天早上,有幾個小三同學在我身旁,其中一人問我今天是幾月幾日,我回答說是六月四日。是六四的二十五週年,突然心念一轉,問他們:「二十五年,是你們年齡的幾多倍?」有人說他今年八歲,一算是三倍,有人說他今年九歲,那便是兩倍多了。九歲那位,竟還表示知道什麼是六四事件呢!
本來二十五週年,對我沒有太大的感覺,好像每年如是。不過這一對答,讓我感到,日子過得真快,六四屠殺事件發生至今,已過了二十五年了,中共政權不單沒有承認自己的過失及責任,還變本加厲,大量抓捕維權律師、異議人士等,企圖滅聲,讓六四事件永遠消失於國人的眼前,這政權的良知在哪裏?
早會主持老師問我,要不要說幾個關於六四的事,我說好,但如何說起?幸好,孩子不是無知,他們或多或少,也知道六四是一件怎麼樣的事情。今天的香港,要抹殺六四事件,還不容易。孩子的父母親,媒體報導,都讓孩子知道一點點關於六四的事。我簡單說明二十五年前的慘劇,要孩子學會一件事,說出真相,即使是老師犯錯,也要勇於點出別人錯誤的行為。
老們都各自在能力範圍,多點陳述當年事件,播放歷史照片或短片的。我在教室的走廊,不時聽到「孩子問:誰還未覺醒」、「自由花」等歌聲。大家都希望,孩子明白六四和我們的關係,以史為鑑,別隨意使用暴力來解決問題,老師們為孩子上了一堂社會課。
放學時,有六年級同學問我,會不會參加六四燭光晚會?何時出發?可否帶我同去?結果,三位六年級同學,加兩位畢業生,得到家長同意,我們便出發往維園了。

那晚,我特別拍下燭光的照片,回家我寫下:
一點燭光,
    一直支持,
    只因良知,
    要我如此!」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一份功課

2005年
學習困難
        我曾在一所鄉村小學任教,主要任教五六年級數學,多年來發現每班總有數名學生是跟不上進度,有時連最基本的乘數表也不能背誦如流,數學程度大約只有三至四年級,嚴重落後正常程度。他們不單數學不行,往往連其他科目也不行,通常都是班裏面成績最差的學生。他們的共通點是缺乏學習動機、推理能力不足、學業成績差、上課專注力低、語文理解能力低、失敗經驗太多、欠缺自信心等
我沒有做智力測驗,但我相信沒有一個學生的智力是特別差的,什麼原因令這批學生有這樣差的表現?當一個五或者六年級的學生在計算2位數乘2位數也會算錯的時候,心裏便會問「為什麼連這樣淺的題目也不會?他們過去是怎樣學數學的呢?」
事實上,學習困難兒童不一定是指智力有障礙,或身體有缺憾而做成的學習困難,只要和同齡學生比較,學業成績出現嚴重落後的學生,便是學習困難兒童了。如果這種困難持續下去,將會嚴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長期處於失敗的狀況下,將會以為自己是個失敗者,認為自己甚麼也做不來,結果轉移發展不良的社群關係,尋求學業自重不足的補償。所以有必要在現階段協助他們,走出這困局。
一次教學輔導
五年級有一位學生,他總是隨便做完功課便交來,結果當然是全錯。這讓我無法接受,於是常常找他來從新再做,為他進行個別輔導的確困難,有時看似沒有效果,反而像是催迫著他要完成功課,他又像是被迫完成一項沒有趣味的作業。每看見他完成一道數學題需然錯了,但我還是會問:「為什麼你會這樣做?」我沒有指出及糾正他的錯處,想多聽聽他的想法,看看他的計算思路,從而找出錯誤的地方。
這樣一答一問,我發現原來分數乘法涉及很多數學概念和基礎能力,而且是一環緊扣一環。這些基本能力包括基本乘法、基本除法、約分、擴分,倍數、最大公因數、假分數帶分數的互換等。試想想,一個連2位數乘2數都不會的學生,又怎會懂得計算分數乘法呢?而我在過去的學習上,只是記得老師教我一招:「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答案要約簡。」而我卻不知什麼原因,很快便能應付自如,從沒有學習困難。而我之所以能輕鬆學會,相信是因為對我的基礎能力有信心,而我眼前的學生連複習一點的乘法也不會,我又怎能希望他能在短短的課後輔導的時間裏,能燃點起他的學習信心呢?

成功教育
        記得兩年前參加了教協主辦的聯校教師發展日,其中一個講座主題是介紹劉京海先生在上海閘北中學的成功教育。認為學業能力嚴重落後的學生,正在經歷一了個學習反覆失敗的過程,因而形成學習自信低和積極性差等表現。劉京海先生以「低起點、小步子、多活動和快回饋」這四個改革方法,為學生創造成功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在一個漸進和主動的環境中學習,重建自信心和培養持久的毅力。而年初閱讀了林智中的「如此也可教」一書,加深了對學習困難學生的了解和進行輔導的信心。所以在下學期開始,毅然向校方提出為五六年級數學成績太差的學生共六人,進行成功教育的教學輔導。
        計劃以五六年級數學考試成績不及格的學生為對象,每週兩次在功課輔導課時,抽調他們到圖書室進行輔導。我讓學生從三年級的數學多位數加法和減法練習開始,由低起點開始,讓學生每次都能做對更多的題目,從而建立學習的自信心。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性,由學生自選練習速度和內容,自行核對答案。當學生有不明白的地方,便立即向我詢問,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經歷主動學習的樂趣。而當學生有問題提出時,也正是他們想問的,不是我發現他們做錯而改正他們。學生每做完一個練習,或一道難題,我都會給他們口頭上的鼓勵,加強他們成功的感覺,也給予他們努力的練習支持,希望在不斷成功經驗的累積下,培養學生持久的毅力。
這次接受輔導的學生共有六人,只有一位學生的學習態度略低,主動性較差,其餘學生都很樂意完成每次的練習,不會像上課時的表現散漫,無所事事,大概是因為練習內容是他們能力所及,而且提問次數較上課時多,表現較為主動。初步成效不錯,但能否追及同齡學生的數學水平,仍要看日後的表現了。
反思
        今天香港社會都很重視學生的學術表現,彷彿讀不成書,便不能找工作般,受人歧視,反而忽略了學生其他範疇的表現。今次接受輔導的學生中,有三名是本校足球隊主力球員,兩名女學生亦能在跳繩中,表現優異的技術。如果以成功來衡量學生的表現,其實他們都有過人之處,學生的失敗,往往是教師及家長從來沒有注意學生學術以外的表現罷了,只看見學生不足之處,經常責罵學生只懂坃樂,不懂學習,學生一時無法提升學業能力,得不到師長的認同,感覺不到成功,陷入失敗的循環裏,走不出來,結果形成學習困難,這並非教育的本意,也非學生之福。長遠只會為社會製造一群失敗者而矣,甚至破壞社會秩序。其實學生的成就,本來就不應局限在學業成績,更應審視學生的多元智能的發展,為他們開創一條多元發展的路,因才施教,盡展所長,日後反而能在學術上有所增益!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自然數學之旅

海星   8/9/2006

三次自然旅程,三次不同的教學活動,三個不同範疇的數學教學,三位導師,加上十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我們經歷了一次在自然裏愉快學習數學的過程。

思維能力的發展
老實說,10個由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小朋友一齊在自然裏學數學,難度分是相當高。但事在人為,心想只要接受各人的差異,況且總有共同未學的東西。想了不知多少個晚上和早晨,從香港數學教育不足的地方去想,發現一般學校都太重視計算能力的發展,卻甚少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這包括創造力、解難能力、發現規律、數字感等,如此想來,不管一年級和六年級,都可以在這三次活動中,好好的學習,我們相信這一定是概好玩又豐富的學習活動。如此思考,終於讓我們打出一個缺口。我們用了數學課程中的範疇分類方式,分別以圖形與空間、數據[處理及度量為每次的主要學習內容。

創造力
首天,是辨別不同圖形的特徵,我們設計各種活動,讓小朋友去發現各種圖形的特點,讓怹們在自然中辨認各種圖形。小孩子的想像力真的豐富,除一般的圖形外,他們創造出不同形狀的名稱,像長形、心形、飛龍形等。在分類的活動中,小朋友能從六個不同的圖形中,提出多達五至六種分類方法。最令人難忘的事,是一個圖形組合創作的活動中,發現了年紀越小的兒童,越有創作力,思考的邊框越小,除印證我們先前的想法外,一年級的小豹讓六年級的海豚領略了創作上無限的可能性,而海豚反過來讓小豹學會各種圖形的名稱和特性。這種異質學習之可貴,非一般同齡學習的學校可以產生的。

自然的力量
那天有這麼一個小朋友─小老虎,他看來不懂說話,他很快便喜歡和小豹玩,但卻不知道如何和他玩,也不懂得和小豹溝通,於是只是追打他玩。可是小豹不喜歡這樣玩,也同樣不懂得拒絕,於是2人便你追我逐,這不單影響小豹的心情,也影響活動的進行,一時間導師們也拿他沒法。最後,還是靠大自然的力量,讓小老虎在自然裏感覺,提高他的感觀能力。我和他玩大旋轉,這引得其他小朋友也來玩,於是秩序回復片刻安寧,後來和他在小溪裏玩水,他笑得開心,笑容很燦爛,和他一起在石頭上跳下。就這樣,我們二人玩了個多小時,其他小朋友則繼續進行原有的活動。本來以為小老虎難以進行團體活動,可以經個這一連串的感觀遊戲,神奇的事發生了,他看著小朋友玩耍盲雞,想玩的樣子,他也接受導師的邀請一齊玩,他能融入團體,而其他小朋友亦不計前嫌,接納他,和他一齊玩,所以大家玩得很開心。那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呢!即使多辛苦,每看到這情境,便覺得做教師真好,這樣的回報更感動人心。
今天學唔到野
第二天康文處的職工剛好在公園裏噴殺蟲劑,導師們都感到不適,影響帶領表現,幸好活動亦大致順利完成。檢討時,導師阿樹覺得那天小朋友學唔到野,因為沒有比較實在的學習成果,即未能完成預設的統計圖,而且小朋友似去玩多過學習數學。但細心回想,真的沒有學習成果嗎?不,只是不是大人們預設的成果而矣!由於他們要設計更自然的公園,所以他們要調查公園的設計是否自然,這他們更了解公園內有什麼設施,親身去了解和試用公園遊樂設施,比起在書本上看,那種體驗是更實在;在設計公園時,有爭執、有妥協、有投票等,這都是在學習與人溝通;他們整天一組人走來走做調查,是與人合作的基礎訓練;報告公園設計及調查結果時,也在練習演講,也學習敢於表達。所以,或他們在數學上的領略不明顯,但一些共通能力的練習是很充足的,是學到很多比數學更基礎的東西,這是都是他們一生有用的東西。

給這次活動四粒星
最後一天活動,準備做最後的檢討時,泥土的家長打電話來,開心地說:「他說很好玩,我要他為這天活動評分,五粒星最高,你給多少?」泥土立刻回答說給四粒星。剛好導師還以為整天都在量度,會否太悶,小孩給我們這樣高的評價和肯定,讓我們興奮了一陣子,覺得花那麼多時間開會、預備、pretrip和檢討都是值得的,這是給導師無形的獎勵。

兩位數加兩位數
活動完了,一次和一年級小豹的家長重聚,她說小豹學習較從前極積,而且敢於表達,還會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題目,這是他以前不懂的題目,而三天的活動中,我們也沒有設計過這類題目,但他靠自己的力量學會了。或許這是小豹在生活中自己學會如何計算,也許是我們的活動令他對數學產生興趣,主動學習,當然也許這是自然成長的結果,但肯定的是小豹又成長了。

思維的訓練
我們嘗試將數學化成遊戲,一再表現數學有趣好玩的地方,這不單增加了小孩子對數學的興趣,更讓我們發現小孩子無限的創意,導師茉莉便讚歎小朋友分類圖形的方法竟可多達七八種,有些分類方法連自己想都沒想過。小朋友學會解難,他們不滿足和別組同一方法,試過用不同方法如身體、手指、步距等單位量度橋的長度。設計公園的方案大膽創新,同時又會批判設計是否自然。我們也印證先前的想法,香港數學教育裏,最缺乏的正是思維的訓練及實物操作,記得第三天,我們不斷拿出不同的量度工具時,小孩子都躍躍欲試的樣子,可見在學校裏是很少有機會用工具做數學的練習。

事實上,三天的活動,小朋友玩得開心,導師們也從孩子身上學到不少東西,學會,期待下次和孩子在數學領域裏的再遇。

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

四個四


當我才踏進六年級的課室,便有學生挑戰我說:「平時,若我能一早做完堂課,原任的數學老師都讓我提早半小時離開,請問你也能這樣安排嗎?」我只是一時技癢,來代替生病了的數學老師,也不知平日的數學老師的課堂規則,但不重要,我有我的風格。我回應說:「啊!是嗎?但你們真的有本事能做完我的數學題嗎?我不會出題多過五題,你們一齊做也沒有所謂,若真的完成,我提早下課也可以。但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
他們議論一番之後,還是接受我的挑戰。這一班有學生七人,每個人都很有個性,過去兩年,我教這班專題學習,還真花了我不少功夫,而且能力差異也很大,學習動機各異。那天,抱著玩玩的心態,想不到,一開始學生便有動作了,反而,更增加我教學的興致。
我用一本數學故事書做教材,是一個數學天才的故事,內容是描述他解難的經過。我以故事的形式佈題,這對我來說也是新嘗試,難得他們也樂意參與。故事簡單,但題目卻吸引著他們的注意,第一題是這樣的:
「有兩位旅人,途中遇到一位被強盜搶去所有東西的商人,請求他們給他食物,他日回到城裏,自必獎賞。甲有五條麵包,乙有三條麵包,途中大家平均分享。回到城裏,商人守諾,拿出八枚金幣,賞給甲五枚,乙三枚。但甲認為這樣分,在數學上不公平,何解?又該如何分?」
這不像日常碰見的應用題或文字題,佈題過程像說故事,要說得有點曲折離奇,這才吸引孩子的注意,最重要是題目表面簡單,但又暗藏玄機,似是而非的感覺,最吸引人去解題。結果,全班一齊加入討論,不論能力差異,都提出他們的見解,偶然誰提出問題重點,我會加以肯定,請大家沿那個方向繼續思考,把他們想到的東西,以數字及圖畫,畫在黑板上。久未有突破時,我引導他們思考的方向,這一題竟能令全班熱烈討論,最後在大家通力合作下解題,大家都很開心,享受解題過程。
才剛答對第一題,便有學生催促我出第二題了,他們急,但我不急,反正我預備好題目招呼他們。第二題是:
「那位數學天才,被城主邀請參加他的宴會,席間展示他那三位數字的駱駝,請天才數數看,總共有多少隻駱駝。天才最叻是數數的了,為了好玩,他不直接數駱駝的數目,而是去數腳和耳朶的總數,得數一千五百四十二,以此計算答案,竟給他答對,城主驚嘆萬分。請問這位數學天才是如何計算駱駝總數呢?」
這題簡單得多,但故事有點曲折,又受第一題影響,擔心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暗藏其中,未能即時想出任何點子。但學習動機來了,而且非常強烈,平常經常吵架的兩位同學,走到黑板前,合力算出答案。這一題花很短時間,便答對了,不過課已上了一半,大家好像沉醉在解題的快樂中,沒有人抱怨未能提早下課,只是追問第三題怎樣,好玩呢!
第三題來了,題目是:
「兩位旅人到街市逛街,數學天才在一家店門前停下來,喃喃自語,朋友說旅費已快用完了,請他不要買東西。但天才說是被店名「四個四」所吸引,這樣令他想起用「四個四」來計算零至十,他在做這個運算。請問,如何用「四個四」算出零至十的所有答案?」
他們聽到題目時,一邊說不可能,但又一邊計算,一半同學到黑板拿粉筆運算,很快便找到算出答案「零」的算式了,然後那邊說能算出答案「一」的算式,答案一個一個算出來了,由不可能變可能,現在只欠六、七和十未能找到答案,但下課鐘聲響起了,但竟沒有說要下課,還繼續努力,但沒有人在乎,他們只是希望能找出所大答案,熱情澎湃,難以阻擋。我請他們努力找出答案,餘下未找到的答案,便算是今天的功課吧!
可是,思考程式啟動了,不想通是不擺休的,這是數學迷人之處。我在午膳時,還不斷有學生找我,要我和他對答案,他們也去找別的數學老師,有人懷疑有沒有答案,因為連數學老師也答不上。不過,最難一關最後也解開了,學生們安心又快樂地去玩了,好好享受午休的時光。

這不放棄的精神,對解題的熱切期望,證明學生才是主動的學習者。我對數學教育的理念,是數學老師設計及演示有趣的數學遊戲及題目,重點是挑戰及考驗他們的思維能力,若學生對題目有興趣,自會大量練習,其實不用無謂的操練。學習,最重要是享受解題及遊戲的過程。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當導師遇見說髒話的小孩

轉載自「放手自然教出好孩子」一書

一次宿營團體活動,我擔任其中一組的導師,小組第一個任務是要設計組口號,小狗不知何故,不停的以「打倒XX」為口號,另一位男孩「跳跳虎」立即響應,於是二人便「打倒」聲不絕,大有一種七一遊行之勢。另一次高山在一次活動午膳時,無聊至極,在教室的窗口大叫「stupid」,叫了幾次以後,下面有幾個男孩在樓下呼應,於是幾個男孩,互相呼應,好有節奏地大叫「stupid」。
其實他們並不明白「打倒XX」和「stupid」的意思,只是覺得這樣有節奏地大叫有趣好玩。可是,如不阻止這些聽到了讓人不舒服的說話,恐怕將來真的隨意說出這些不雅而傷害他人的說話。但一句不許說,不準講,只會造成反效果,相信不少父母師長都見過不少這種例子,越阻止,他們越要做,最後只好使出絕招用權威:「再講便要罰」。的確孩子會因一時懾於的權威,怕受罰要不講不做,但只要一有機會,遇著一個較和善的大人,他們便髒話不斷了。所以權威不能常用,多用只會反效果。
既然他們只因好玩,那便讓他們做更好玩的事,轉移他們的目光,轉向正面。例如,我最後接納了小狗的建議,把「打倒」加進口號,只是不能「打倒某人」,當他感到被接受,便不再亂叫。而我待時機一到,便建議改更好的口號,於是「打到XX」便消失在口號裏,換了更正面的口號,而且團結一致,成了最團結小組呢!另一例,我把呼應高山的孩子集合,建議玩紅綠燈,結果一呼百應。沒有了和應高山的孩子,他也變得沒趣,看見我們玩得起勁,倒過來要加入我們呢!

有時孩子說髒說只要貪玩,並不是存心作對,父母不用立即有情緒反應,帶他們多玩正面的遊戲。只是最難的是要有一顆童真,要識得玩啊!

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當七歲小孩要做六年級的數學題

轉載自「放手自然教出好孩子」
1/5/2005
        如果有學生問你15的平方〈152〉如何計算,相信稍懂數學的都會答是15自乘〈15´15〉便是了,很簡單吧!但是當問這條問題是一年級的學生,你又會怎教他呢?
下午,鄰居的孩子小豹上來借用電腦玩數學光碟,他帶來三片光碟,兩片是一年級的,一片六年級的。不知什麼原因,一年級的兩片都不能玩,但他看來真的很想玩,只好玩六年級的光碟了。
我沒有阻止他,心想他很快便會放棄,畢竟還只是一年級,連基本乘法還不會,六年級的數對他來說是太困難了,於是我讓他嘗試,繼續在客廳裏看玩科學的VCD
可是我估錯了,小豹沒有放棄,他很努力的玩,他用猜的方法,勉強地回答一道又一道的數學題,而我也樂得清靜。
但是一年級做六年級的數學又怎會碰不到難題呢!不久,他便碰到第一題不能用猜的數學題了,題目是「15的平方是多少?」。他只好走來問我,看看我能否幫忙。當時,我認為對一個連基本乘法也不會的小孩,教了他也不懂。便推說太深了,能不能計別的呢!他只好回到電腦桌,試試還有什麼方法找出答案。他找了我三次,還是問同一條問題,可見他要解題決心很大,我非常欣賞他的決心,所以我決定幫他找出答案。
可是問題是如何教呢?難道要由乘數表開始嗎?況且是兩位數乘兩數,那可不是一兩天可以教完的事。有必要由他懂得的數學著手,可是一年級恐怕只會連加和連減吧!教七歲小孩15的平方,對我來說恐怕也是一大難題了。於是我按停了VCD,拿起抬頭的空白信封,開始分析15的平方更基本的意思,想一個能讓一年級程度的小孩明白的計算方法。不管了,一邊想,一邊寫,也一邊跟他對話,起碼他還是懂得連加法,於是一段精采的對話由此展開。
海星:「15的平方就是15乘以15。」
﹝我一邊說,一邊在信封面上寫著「15的平方=15´15」﹞
﹝他看過後,居然也寫出「15´15=152」,看來他是有一定的觀察,這讓我精神百倍。﹞
海星:「其實乘數就是連加法。」
﹝我在紙上寫「15´15=15+15+15+15+……+15」的連加橫式。﹞
小豹便說:「我明了。」
﹝才寫了十個。然後他在每個151字上圈一圈,一邊圈一邊數,有十個1,所以一共是100。﹞
海星:「真聰明!可是還有105未計呢!」
﹝小豹把那105寫成5+5+5+5+5+5+5+5+5+5,然後每兩個一組,在下方寫成=10,結果計算出有510。﹞
小豹:「答案是50。所以10050是等於150。」
海星:「真厲害!但是還有515未計算呢!」
﹝於是我在之前的連加橫式的後面,再寫上515的連加橫式。﹞
﹝小豹故技重施,但這次不用圈數字,很快便得出50。證明他是在進步中呢!﹞
海星:「還要計那55呢!」
﹝小豹又是每兩個5一組,算出20來,但忽略了個5。﹞
海星:「不對!還有一個5呢!」
小豹:「102025,是25。」
海星:「對了!那麼515連加等於多少呢?」
小豹:「5025等於75。」
海星:「答對了!那15的平方就是等150+75了。那麼150+75等於多少呢?」
小豹:「15075,即是175+50,然後是170+30=200,還有20,所以等於220。」
海星:「不對!還有175裏面的5未加呢!」
﹝他還是會忽略了個位數的5,我一邊說,一邊用筆圈出175裏面的5給他看。﹞
小豹:「啊!是225才對!」
海星:「做完了,快回去雷腦填寫答案,看看是否答對了。」
小豹:「好!等我把答案寫在紙上!」
雖然小豹的計算能力有限,他不會乘法,只懂計算10以內的連加法,而且只能用數數的方法計算連加,對於100以上的數的概念也很模糊。但是從以上的對話,可以看見小豹充份運用了一些簡單的運算策略─數數,例如先數一數有多少十位,到個位時則每兩個一數,即每兩個5等於10,還有把複習的計算分開兩個簡單計算步驟來做,例如先計1015,後計515,最後才加兩個數的和,又例如計算150+75時,先把150分開成100+5050分拆為30+20,然後將題目重組成100+75+30+20,這對他來這樣更容易計算。他運用的策略很簡單,但慢慢便能解決這條六年級也不一定會的數學題。
後來,我們還一齊解決了另外兩個難題,分別是:
1.     =
        =
        =____________ 
2.          24¸1.5=?
這兩題比15的平方更難,一題是平方根,另一題是小數除法。但我們還是成功了,解難過程中,我作出一些必要的協助和解釋,但主要的解難過程,還是要靠小豹努力,才能一關一關的闖過。最後,他還是不明白平方、平方根和小數除法的意義和一般人的計算方法,但我知道他是享受解難過程的樂趣。至於我用什麼方法引導小豹算出正確答案,則由讀者自己去想一想吧!試試挑戰自己的數學能力。
其實,能算出正確答案有兩個很重要的成功因素。第一,小豹有很大的解題決心,他沒有因為我連續兩次沒教而退縮,反而回去再想,又再問。解題過程複習而漫長,新的難題不斷出現,但他還是堅持下去,沒有放棄.,不斷想辦法解決不斷出現的難題。沒有必要的決心和耐力,是做不到的。反觀有些六年級的學生,他們都太過緊張能否找出答案,在遇到困難時,反而很快便放棄,這反映我們的數學教育出了問題,令學生失去了解難的能力。第二,是有我在旁不停的提醒、協助和鼓勵。事實上,小豹在解難過程中,有犯錯的事候,有大意的時候。我則扮演協助者的角色,在關鍵的時候提出意見,讓他走往正確的解題方向。小豹有時也會因為要做十多次連減或連減,而覺得太煩,但只要有一些鼓勵的說話,他很快便會重拾信心,再次踏上這條解難之路了。身為人師,也不能因為學生一時的錯失而責罵,其實一些簡單的鼓勵說話,能讓人信心十足,再次面對挑戰呢!因為我相信,小朋友都是好學的,他們都是勇於面對挑戰的人。
這令我反思,在教學上,教師的角色正是這樣,我們不能代替小朋友去解難,只有當他們用心去做的時候,學習才會發生。教師只要以他們的能力出發,協助他們想出一條解難的路,為他們掃除不必要的障礙,讓他們充滿信心去做,便成功了。

三題數,我們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但不會覺得浪費時間,因為我學會了不要小看小孩子的能力,一年級的學生也可以計算六年級的數學題;我學會了不同的解題策略,不拘一格,更不要拘泥於傳統的格式;還學會了遇到困難時,嘗試從更基本的角度思考,從更廣濶的空間裏找尋答案;明白了數學不是死知識,讓我對乘法有更深入的了解;所以,是一次愉快的學習經歷呢!

小豹的計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