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天堂與地獄

2009年11月1日

一天,帶領全校學校攀登學校後面的觀音山,以此作為兩週後金秋拾趣行的訓練,觀音山約二百多米高,攀登的小徑是一條頗斜的碎石路。大部份學生都能成功登上高峰。不過,還是有一部能力較弱的學生未能完成,其中有兩人在旅程中的表現和態度,令人深思正念,如何幫助人從困難中走出去,而且一直保持勇氣和克服困難的決心。
小貓情緒容易激動,但那天她表現鎮定,在艱難的下山路向不斷抱怨的同學說:「你看看,坐下來向下滑,很好玩啊!」當然,她不是真的在玩滑梯,她為了應付陡峭山坡,為免失去平衡,坐下來一步一步的往下移動,所有能力較弱的學生都是用同一策略,速度雖慢,但勝在安全。
相反,另一位同學草蜢卻不停抱怨,一時抱怨山路難行,一時又抱怨同學在後面催促。如此她當然會走得很慢,所有同學都超越她了,到山下的水溪去玩水了,只有我和她一個人一同奮鬥。我看見真的有困難時,才幫她一把,大部份時間都是在鼓勵她,稱讚她不斷進步中,很有勇氣面對困難,今天是給她試練的好機會。
同一條山路,都是能力較弱的人,用不同的心情面對,便有不同的結果。正是一念地獄,一念天堂,在乎人如何思想他身處的境況。小貓走得雖慢,但很快便跟在大隊,到附近的山溪去玩了,她走進了天堂,她主動解決了問題,一直保持正念。相反,草蜢則受困於自己的抱怨中,被環境及人物牽引她的情緒,她很被動,想像自己是被迫走進如此境況中,逃避問題,把責任推給別人,結果她沒有走出地獄中,她沒有了和大夥兒玩水的時間和快樂。

回家時,碰到另一位趕著去補習的學生,看他心情緊張,原來是被迫去補習,心裏就是百般不願意,我想他正身處地獄中。天堂與地獄,往往只是一念之差。既然有些事情是個人無法改變,何不學學小貓,用正念去轉化令人困擾的處境呢!

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開學的自然課

曾刊登在星島日報

久休回校工作,想不到迎接我的,是一隻青蛙、一條小蛇和一隻蝸牛,九月一日開學那天,我和學生老師們一起打掃教室,我們另一位太極老師搬動書架時,在牆角發現一隻活潑,但不算可愛的黑眶蟾蜍。黑眶蟾蜍是青蛙的一種,因為全身均布滿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外貌並不討好,很多人會害怕牠,不敢接近。牠似乎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日子,但我們要開學了,我只好抓起牠,送牠回自然的世界。
送走那以後,我拿來掃帚,正打算掃除牆角的灰塵時,竟又發現一條小蛇,小蛇不粗,約五毫米直徑,長約十吋,想必要是追蟾蜍而來的,未幾又發現一只有一隻完整的青蛙骨頭,或許是小蛇的食物吧!
我觀察了一會,便去拿來火鉗和一個大膠桶,請來捉蛇大仙:知秋老師協助捉蛇,沿途我跟家長學生說發現有蛇。大家反應各異,有人害怕,不敢靠近,也有大膽好奇的,立即踴來看過究竟。
知秋老師果然是捉蛇老手,三兩下手勢,便手到拿來,放在大膠桶內,膠桶內側滑溜,小蛇無法爬出來。於是,難得這近距離觀察蛇的機會,收到消息,又好奇的學生們自然跑來看過飽。
有人問,牠吃什麼?我說不知道。通常學生問我問題,我也不一定立即回答,我希望學生能自行發掘問題,尋找答案。所以,我建議學生們,試試找些東西來給牠吃,看牠會吃什麼動物?於是有人提議蝸牛,因為剛好那天下雨,教室門外有一隻非洲大蝸牛在爬行,我說好,試試看。他們那把隻比蛇還要大的蝸牛放在膠桶裏,沒多久,學生請我去看看,原來蝸牛爬了上來,逃走了。大家議論紛紛,雖然蝸牛行得慢,但有特殊能力,原來多滑溜的地方都能爬;原來蛇是不吃蝸牛的,或許是因為蝸牛有個大硬殼。
自然學校位於鄉郊,自然生物特別多,當然也常常發現蛇,不少學生特別喜歡研究蛇,記得有一年在戶外學習,用樹枝抓到一條小蛇,五六個學生圍著牠來研究,看牠是怎樣移動,看牠身上的顏色,看牠是否有毒。又有一次,在操場發現一條大蛇,老師便特別安排課堂研習蛇的生活習性。
有新老師想不到,開學第一天,便來一堂隨機的自然課,感受很深,而且透過分享和討論,對蛇有更多的了解呢!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我去了一所自由的中學

在自校工作真好,因為福利好,可以在工作滿七年,申請一年休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於是,我決定申請一年休假,到台灣看看另類中學的發展,因為自校要籌備中學,希望自校的小學畢業生,能升讀理念一致的中學。
在台灣,另類中學歷史最悠久的,無疑是全人中學了,於是懷著不妨一試的心情,寫了一封電郵給全人,希望能在這裏生活一個學期。結果,副校長阿淦沒有多久便答覆我了,是令人興奮的答案「歡迎你來全人交流」。
終於,小雨接任校長了,自校的工作,能放心交給同事了。我這半年,旅行也好,生活也好,要一個人在外地,也真是第一次。懷著興奮的心情,乘坐往台中的廉價航空飛機,迎接沒有行政教學壓力的日子。八月二十八日,我到了全人中學了,事隔九年,我再一次踏上這片土地,上次我是來交流,這次我要幫忙教學;上一次只是逗留兩天,這一次要停留整整一個學期。 

全人為我安排一間舒適自然的房間。當天,在露台看著日落美景,還真有點像在發夢,在這麼自然的環境工作,感覺真好!很快,我便要在全人教學了,我的任務是開一門香港papago的課程,每一大週(把兩週合併,連續上課十天的意思)一節兩小時的課,還要計劃一個四天的行程,讓同學到訪香港,體驗香港不同的面貌,並且安排與自校師生交流;另外,還要協助大雄校長和小羽老師的數學課;阿果老師又找我幫忙帶一節PA探索(Project Advernture)。
全人在衝突中成長,二十年前,家長教師不顧一切,出錢出力,買地建設,把學校建設起來。開學沒有多久,政府便送來推土機,要拆掉全人的違規的建築,要打壓這所沒有註冊的學校。但學校親師生團結一致,把推土機檔在校外,政府休讓步,容許全人用十年時間,寫好建校計劃書,申請成立案的學校。
全人的辦學理念,最重要的理應是自由與寬容,我訪問很多學生,都表示全人最讓他喜歡的,是有極大的自由,孩子有很大的自由,決定自己以做甚麼,不做及甚麼。校長多次在自治會表達,人要對自己的說過話,當一回事,認真實踐自己的承諾,所以他選擇信任孩子。
坦白說,全人的課程及教學方法,並不特別,似補習,多教學。但全人給孩子很多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例如只要有六人連署,便能要求學校開設想開辦的課,學校便會找導師來全人開設課程。還有一個追夢人計劃,他們稱之為M計劃,學生有任何想實踐的夢,都可以計劃畫,只要通審查委員會的審議,便能獲得校方撥款資助,實踐理想。那時便有一名學生申請,計劃從台灣第二高山,從雪山山頂,騎單車到山下。全人的課外學習,確實是精采得不得了。
記得,有一天晚上,我跟隨一班學生去泡湯,回程的車上,有同學也問對全人的看法,他很想了解我這外人,對全人的感受和觀察,我感受到他虛心發問的心情,欣賞他那愛護全人的意志,於是回答:「全人最精采的地方,是那豐富多采的選修課程和社團活動,有一個開放自由的校園環境,這讓學生能自由探索有興趣的事物,例如我在肢體課看見同學認真學習的一面;在戲劇課的期末演出,看見同學精采的演出;在單車課,看見同學和老師常常討論有關技術的磨練和器材的應用;這是我最欣賞全人的地方。」接著我再說:「不過,從學習的角度來,要掌握一門學問,可得下點苦功,要吃得苦,多少要有點意志力,才能學有所成。在一個自由的校園環境,要同學很專注的上課學習,似有難度,同學的意志力似有不足。」
但是,自由和學習的衝突,真的有那麼大嗎?在全人,有很多畢業生,在學期間,可謂完全沒有上課。在畢業後,遇到真正有興趣,真正想學習的東西,又能排除萬難,努力達成目標。全人學生,有一種自信, 一種制度難不倒他的自信,不會因為能力不足,而放棄的信心。有時會認為全人學生有自信的同時,又有一種自大的感覺。但正因為這種自信,全人學生都擁有探索的勇氣,不懂得吹色士風的,卻自跨將來要成為色士風樂手,結果又真的成了知名的樂手;不會法文的,卻又想去法國讀法國文學,結果破格獲法國著名大學錄取,還成績優異。畢業生成功例子確是不少,甚至小數成為行業內頂尖的份子;但在學期間,又是在一種混亂的狀態。
全人中學,其開放的程度,學生自由的程度,即使是歐洲民主學校的老師來拜訪過,亦自覺不如。學生可以決定學什麼,在什麼時候學,以至不想學甚麼,都可以。在全人的教室裏,必修科往往只能看見一兩個學生在上課,於是中學生涯整整六年,從未上過必修科的學生,大有人在。甚至,有學生更珍惜自由,放棄學業,未能取得畢業足夠的學分,這在全人都是常有的事。
不論如何,在全人生活這幾個月裏,確實刺激我對自然中學的想像,讓我能深思各種課程的可能性,了解更多全人的校園文化,這些,對於我回來創辦自然中學,會有所幫助,亦因此而大開眼界。而最重要的,是我在全人結識很多好朋友,包括老師、學生。

回想最難望的一幕,是在自治會中,全人師生以四十八票對零的結果,通過以全人中學之名,支持香港的民主運動,可見全人中學師生,都對民主政制,有極大認同。

2015年10月6日 星期二

教育應該是


l   自由的:小朋友有自由選擇學與不學,想學什麼,想學多少久,想和什麼人學等。
l   自主的:小朋友有自主權,學習的時間、內容等。
l   遊戲是學習的根本。
l   不用教導的:只是提供相關資源,孩子是可以自行學習的。
l   任何主題的學習,皆利用各種基本能力的,只要給與足夠的時間及耐性。因為孩子在進行各種主題學習,是面對真實生活上的問題,而且是每天都是面對。
l   學習的基本能力不是語文、閱讀、數學等,而是解決難題、耐性、創意、變通等基本能力,這是學科學習不能辦到的。
l   關懷、團體合作、民主、尊重等態度只能通過生活上的實踐,由大人作出示範,無法通過人為的課程培養的。
l   孩子喜歡觀察及學習『真實生活』的語言。
l   學習是為培養良好的公民特質,不應為了文憑、工作等而學習。
l   夏山主要是培養〈不是教導〉人對生活有展望的學校,遠離升學就業主義。
l   小孩每天面不同個性的同學,容易發生衡突,如大人常常以權威處理這類問題,學生便不會處理衡突事物,更不會懂得自由與尊重之可貴,也會缺乏關懷別人的心。
l   其實處衡突事物,就如BB學行時會跌到一樣,不試過跌到是不會明白跌到的痛,試過跌到才會懂得平衡自己。
l   當有數十個學生的學校,生活會議也許是讓所有一處於平等的地位,一同思考處理衡突事的方法,也提供小孩一處體會民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