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 星期六

老師也一齊玩,一齊學

短跑要怎樣教?其實也不用怎樣教,孩子都懂得跑,也愛跑。但一堂45分鐘都要跑,又可以怎樣安排?不停地來來回回地跑,會悶死班細路仔。我在體育用具室看,看有沒有合適的用具。結果,我看中了幾枝接力棒,或許有用。

開始前,一位老師看見我拿著接力棒,問我是不是要教接力,我說不是,是要教短跑,用它是想有一點變化,不至太悶。

上課了,先是短跑2至3次,距離約在30米,很快便跑完了。短跑要跑得快,要有爆發力,這要日積月累的鍛鍊。一般小學教學又不是要教運動員,快樂地跑完一堂課,出出汗,學會了一至兩個重點便可。

我把教學重點放在起跑上,簡單教咗2種不同的起跑方法,教第二種起跑時,有三四個孩子已不太願跑了,開始覺得悶了,一如我所料,我沒有勉強他們,學習要有動力,孩子的學習動力來自遊戲,只要孩子覺得好玩,單純地跑也很快樂,也是他們的遊戲之一。

終於,我亮出幾枝接力棒,孩子們果然很雀躍,我請他們二人一組,沒想到他們居然邀請坐在一旁的老師。老師對孩子邀請,一般都不抗拒,於我而言,教師的加入更好,老師平日運動量比孩子少很多,動動身子,對老師是好事,而且氣氛更是理想,這促使孩子表現得更好。

這堂小二體育課,最驚喜是接力時,老師的加入,把玩樂的氣氛推到最高。然後,在高點完結。意外的是,引起一位剛下課的四年級同學的興趣,他也要來一次接力跑,我便順水推舟,讓他也加入。


2024年3月23日 星期六

自校學生別不同

 我問自校的兼任木工教師,自校學生與一般主流學生有何分別?他這樣回答

1. 自校學生會問問題,多野講,上課比較嘈吵;主流學生比較小問問題,通常都比較安靜

2. 自校學生理解能力強,反應也快。

3. 自校學生好奇心強

4. 自校學生不怕用刀,手的協調及掌握用具的能力也較強


三位自校畢業生家長(孩仔已升大學或高中)也回答自校畢業生與主流學生不同之處

1. 自校學生升中後,學習動力依然高,未有被打殘(付「偈」未壞)

2. 自校畢業生在小學時玩到夠,主流學生反而未玩夠

3. 自校畢業生理解能力和創意一般較高

4. 自校畢業生考試或認字能力較弱,但聆聽能力都比較好

5. 通自校畢業不會是最優透的學生

6. 自校畢業生生活上都比較獨立自主

教的不多,因為孩子都極具創意!

 上星期教完跳遠,這星期再教跳高,上課前1小時,其實我不太有把握怎樣教,因為我不會比賽方式的跳高。要怎麼教?學生是小學二年級,8歲這麼小的年紀,又可以怎樣教?儘管在教育學院學了很多方法,其實我一直都很小教跳高的,只因為我不懂得跳高,什麼俯越式,背越式,更是不會。

但那天,我不知那來的信心,要試試,儘管上課前還是會有點猶豫,但跟協助的老師講要教跳高時,其實是唔想自己有退路。即時老師也有分享她的跳高教學,我心中仍未有一個能用一整堂45分鐘的教案。

不久,上課了,那時只有2至3 個迷糊的教學法,唯有先做,邊做邊觀察,通過觀察孩子的表現,再修正及調整。

開始是跑圈,每堂都要跑4至5個圈,是希望鍛鍊孩子耐力,開始時孩子都不願跑,但堅持下來,孩子們都會立準備跑,而且越跑越起勁。

然後,我請同學在一面牆前面排2行,請他們在牆下垂直向上跳,用手拍一下牆,老師用粉筆記錄學生跳高的高度,鼓勵同學挑戰自己。同學都很有興緻,很快便會助跑了,無論跳遠或跳遠,孩子都喜歡助跑,這不用老師要求或安排,跟隨孩子的心性便可。

然後,我把預先帶來的跨欄擺出來,有不同的高度,孩子自然便有一個新目標了。教學要有變化,孩子才不覺得悶,新目標出現,自然便想挑戰,這又是孩子的本性,老師只要安排合適的道具,孩子便自然會去嘗試,孩子不怕失敗,有人小心翼翼,亦有人大膽挑戰高度。

至此,我想好的教學點子已用完了,但有點比賽樣子的跳高目標,還未達成,但要點教,我還沒有底。不過,設定好環境和目標,孩子自然會去做,而且有可能做得比大人想的好,這一直是我的教學信念,而且我又不是要教運動員,只要孩子樂在其中便好了。

我決定拿2塊厚墊出來,當看到厚墊時,孩子都很興奮,我把2張厚墊壘起2層,有一定的高度,約在孩子的腰間,請孩子助跑跳上厚墊上,這目標簡單,助跑到厚墊前,屈膝跳起便可,所有人都做到。突然我看見,用剛才用的跨欄稍高於2層高的厚墊,有點像跳高的欄,但又不會太高,似是一個合適的高度目標,也相當安全。我決定試試看,請孩子在左邊排好隊,這樣孩子便不會正面跑向跳高的目標,稍為像比賽的助跑方式。我將跨欄放在厚墊前,示範一次較剪腳跳高,這也是我唯一懂得的跳高方法。然後任由孩子自由發揮。

最初大家都試用我的方法,但孩子天性愛挑戰,也極具創意,有孩子開始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越過跨欄,最後,竟然有孩子自然用上俯越式的跳高方法。孩子們,你們真厲害,這次教學經驗裏,體驗到孩子的能力,遠高於我的想像,也明白,當人要超越極限時,自然會想一些新的方法,相信俯越式或背越式,都是在有人想超越極限,而發展出來的跳高方法。

我再次體驗,只要為自己設訂好目標,留意孩子的表現,適時的調整教學策略,容許孩子挑戰,孩子的創意,會讓學習變得更有趣,更見進步。



2024年3月15日 星期五

跳遠教學

近日,要教二年級跳遠,我用2塊厚軟墊代替沙池,請學生站在軟墊前立定跳遠。很快,排後面的學生,便站到老遠的地方起跑,這是意料之內的事,孩子總是不甘簡單的站定跳遠。
開始時,學生會玩各種花式,如轉身,趴下跳等,很開心,但跳不遠。
當興致來了,我請學生停下來,在軟墊上用粉筆畫一條線,定下起跳的線,要求同學要跳過。開始時,沒有人跳得過,原有的花式跳遠是跳不過的。學生開始改變跳法,有人開用正確的跳法跳過合格線了,然後一個一個都跳到,我再畫遠一點,請他們挑戰自己。
最後,比賽開始,每一個跳完,都畫下他們的落點,比上次能跳遠一點,便給予贊賞。
結果,有2個學生不單跳得遠,動作還很正確呢!

2024年3月9日 星期六

如果我死了,她會哭

自然生活課,全校分批到後山,去不同的地方。我帶領五年級學生行山,遇到行在最後的低小女插班生,她停下來,等我,要我拖她的手一齊行。我們一邊行,一邊聊天,她問我年齡有多大?我回答是五十四。她問我會否會死?我想應該不會。然後,她請求我不要死。我問為什麼?她說如果我死了,她會哭。聽在心裏,感到被重視!

孩子,我們相識才一週,我們還有多一起共處日子呢!

2024年3月2日 星期六

自然教育路

 寫於2013年3月24日,修訂於2024年3月3日

為什麼我要走上另類教育路的道路?只因香港教育太重視學科知識,大部份學校關心的只是提高學生成績,強調競爭,灌輸一種優勝劣敗的城市價值。這讓人迷失生存的方向,以為不停自我增值,努力賺錢供樓消費,卻忘記了簡單就是快樂的原則,其實心靈富足比腰纏萬貫,更值得讓人追求。自十多年前,加入自然教育的行列,碰過遇過很多生活在重壓下的人,少時只知努力讀書,長大後卻討厭學習,讀書只因不能落後於人,未能享受學習。

大部份學生都是在競爭的環境長大,學校之間爭成績好的學生,家長排隊爭取入讀名校。學生學得很辛苦、不開心,他們不能從課堂裏,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因為老師家長教導小朋友讀書,只是為了遙遠的大學夢,畢業後和別人爭一份優差。讀書只是為滿足父母師長對升學的期待,忘卻了活在當下簡單的道理。長年在沉悶的課堂、競爭的環境中長大,又找不到學習目標,小孩子只好等待別人的安排,人變得被動,失去自信;個性反叛者,不時和老師父母作對,對社會越來越不滿,或走入岐途,甚至暴力相向。人漸漸失去應有的自信、承擔和負責任等公民素質。

現代的父母亦習慣用物質取悅孩子,用電腦遊戲來代替自己。結果孩子們都學習了浪費的習慣,變得重視物質生活,多於靈性生活。因為很小接觸大自然,今天竟然有學生會害怕美麗的蝴蝶,以為草地上泥沙很,不願在草地上赤腳奔跑。都市生活,讓人不懂得欣賞自然,只懂得消費自然,隨意浪費寶貴的自然資源。其實,孩子仍未受消費文明污染之前,一條樹枝、一堆牛糞、一個草原、一朵美麗的花、一隻漂亮的蝴蝶也足以讓人快樂。

我希望為下一代創造一個自然及和諧互信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和一班有心人,創辦了開放另類的自然學校,這裏充滿自然美麗的事物,人與人之間互相合作、尊重和諧的環境,讓學生生活其中,感受不一樣的學習氣氛。

自然學校除了中文、英文、數學、常識、視藝、體育等常規課程外,最大的特色是生活課程和戶外學習。生活教育包括生活會議、生活法庭、勞動課等。生活會議是讓學生建立討論文化的基礎;生活法庭是讓學生用合理的途徑,處理人與人的紛爭;勞動課是讓學生明白勞動對自己身心有益,也讓少做家務的學生有學習的機會。生活教育還是簡樸生活的文化建立,更重要的是身教,在日常的學校生活裏體現出來的。自校學生不能帶垃圾零食和遊戲機;午膳要拿自己能吃的份量,拿多少,吃多少;要自己洗碗,以一套有效而不浪費食水的方式洗碗;這裏透過對話,澄清了解來化解爭執;家長會送來單面紙,供學校用來印製工作紙,給學生做堂課或家課;每當有人送贈傢俱,會請同學幫忙搬運;學生要輪流清潔自己的班房、搬運午膳的食材等;他們要擔任輪值法官、法庭大使、檢查碗筷清潔等工作。

戶外學習包括每月一次的戶外學習日、四至六年級的金秋拾趣行、畢業班要去一次五天四夜的畢業露營。最後,自校最有特色的,要算是畢業班的畢業專題了,每位畢業生要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找一位導師,學習或研習一個專題。學生的專題有「牛肉和牛奶是怎樣來的?」、「人地情」、「長征麥理浩」、「手語歌」等,他們不單要完成一份報告,還要在全校師生面前,報告自己的學習成果呢!

自然學校一路走來,其間遇上很多有趣的學生,也有很難纏的學生,碰過不少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看見孩子一天一天長大,心智日漸成熟,內心不期然便感動非常。每次回想與孩子們共渡的日子,總會想起與他們互動的過程和對話,有愉快的,也有困難的,我曾教過很多難搞的學生,但每次面對他們的挑戰,都是讓我成長的契機,倍感珍惜。每當我回顧孩子的成長歷程,便更明白,香港不能沒有自然教育,保有孩子敬仰和尊重自然的心靈,讓孩子在更寬廣自由的舞台上學習,這讓我越來越喜歡走上這條迷人又非主流的教育路。

 

重新出發

                                            


                                        很久沒有寫文章了,偶然會在facebook寫點東西,例如一些疑問、一些心情或一些體驗,自從停了是報章及網上的專欄後,正正經經寫文章,已很久沒有做的事了。

          當初為什麼會動筆寫作,是因為開始了當村校老師,又加入了自然協會,義務擔任自然教育導師,開始建立了對教育的想法價值。後來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著手創辦香港的另類學校─自然學校。為了把理念和教學經驗分享給社會大眾,便開始執筆寫作,寫關於教育的體驗,寫辦學的信念,寫做自然教育導師的發現。然後,為了更多人認識情意自然教育,開始了在AM730的專欄寫作,第一篇是在2006323日刊登,題目是「孩子受傷了」。

當老師開始,到創辦自然學校,也同時生孩子當爸爸,不時探訪另類學校,讓我有很多東西想與人分享,寫作靈感常常如泉湧般的出現。

自此,我在不同的報章、雜誌、網上專欄都曾邀約我寫專欄,包括有星島日報、明報、milk B、樂活家、拓思、教育眼等,內容是自然學校教育的經驗、自校理念、自然遊戲、育兒經驗、教育評論,另類學校或教育機構的探訪觀察及書評等。最高峰時,我一個月寫六至八篇文章。

也曾獲書商青睞,集結了我在網誌上發佈的文章,2011年出版了我的書「放手自然教出好孩子」。亦曾和自校好友自資集結出版了「自然學校十年生活札記」(2004)、「螢火蟲學苑:綠色教育札記」(2005)、「雨中起舞的童年:愛上學的孩子」(2023)及快將出版的新書「學校可以不一樣:由構思、實踐到未來」(2024)

前年,因為得病,必須在家休息,同時,有感十多年的寫作動力快要枯竭,終於也停止了所有專欄,結果是一年多沒有再寫了。

去年,曾想再次執筆寫作,因為有很多很多教育的議題想寫,想分享,但總是提不起勁,始終沒有動力。

          近日,也重新興起寫作的想法,因為實在有太多教學的經驗和想法,想透過文章紀錄下來,並且和大家分享。相信,也有朋友想認識自校,故此,我以網誌的形式,再次定期發表我的新舊文章,希望大家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