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開學的自然課

曾刊登在星島日報

久休回校工作,想不到迎接我的,是一隻青蛙、一條小蛇和一隻蝸牛,九月一日開學那天,我和學生老師們一起打掃教室,我們另一位太極老師搬動書架時,在牆角發現一隻活潑,但不算可愛的黑眶蟾蜍。黑眶蟾蜍是青蛙的一種,因為全身均布滿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外貌並不討好,很多人會害怕牠,不敢接近。牠似乎在這裏生活了一段日子,但我們要開學了,我只好抓起牠,送牠回自然的世界。
送走那以後,我拿來掃帚,正打算掃除牆角的灰塵時,竟又發現一條小蛇,小蛇不粗,約五毫米直徑,長約十吋,想必要是追蟾蜍而來的,未幾又發現一只有一隻完整的青蛙骨頭,或許是小蛇的食物吧!
我觀察了一會,便去拿來火鉗和一個大膠桶,請來捉蛇大仙:知秋老師協助捉蛇,沿途我跟家長學生說發現有蛇。大家反應各異,有人害怕,不敢靠近,也有大膽好奇的,立即踴來看過究竟。
知秋老師果然是捉蛇老手,三兩下手勢,便手到拿來,放在大膠桶內,膠桶內側滑溜,小蛇無法爬出來。於是,難得這近距離觀察蛇的機會,收到消息,又好奇的學生們自然跑來看過飽。
有人問,牠吃什麼?我說不知道。通常學生問我問題,我也不一定立即回答,我希望學生能自行發掘問題,尋找答案。所以,我建議學生們,試試找些東西來給牠吃,看牠會吃什麼動物?於是有人提議蝸牛,因為剛好那天下雨,教室門外有一隻非洲大蝸牛在爬行,我說好,試試看。他們那把隻比蛇還要大的蝸牛放在膠桶裏,沒多久,學生請我去看看,原來蝸牛爬了上來,逃走了。大家議論紛紛,雖然蝸牛行得慢,但有特殊能力,原來多滑溜的地方都能爬;原來蛇是不吃蝸牛的,或許是因為蝸牛有個大硬殼。
自然學校位於鄉郊,自然生物特別多,當然也常常發現蛇,不少學生特別喜歡研究蛇,記得有一年在戶外學習,用樹枝抓到一條小蛇,五六個學生圍著牠來研究,看牠是怎樣移動,看牠身上的顏色,看牠是否有毒。又有一次,在操場發現一條大蛇,老師便特別安排課堂研習蛇的生活習性。
有新老師想不到,開學第一天,便來一堂隨機的自然課,感受很深,而且透過分享和討論,對蛇有更多的了解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