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數粒教學

刊登於星島日報

小蝴蝶升上小一以後,開始要做功課,她有一本數學練習,很厚的,有連線等遊戲,也有加減數的練習。
她的加數還不很熟練,一直用手指協助,可是答案大於十的題目,手指不夠用了,我便找來數粒,讓她數。
有一天,她要做143這類習題,我請她不要14粒數粒一堆的放,而是把十粒排成一列,另外四粒放成一堆,加三即放三粒數粒到四粒那一堆裏,而後數一數四柆加三粒的總和,但不用數那十粒一列的數粒。
那一個練習都是十數加一個位數的類型,我教她用這方式,算了好幾題這類型的題目。未幾,她突然沒有再數數粒,而是在沉思,沉思該甚麼做最快速。隔了一會,她突然大叫,132,不就是32再加10等於15。啊!這真是大發現,這不是我教導的結果,重要的是,這是她自己的發現,是通過實物操作而得來的結果,所以她後來應用自己的發現,自行計算餘下的題目,不用幫忙或教導。
不要以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數粒的排列,加深小蝴蝶對十個一數的概念,阿拉拍數字141是代表十,在數粒的排列中,能明確的看見,是固定的。但在14這二位數中,部份孩子是沒有辦法理解位值的概念,不少孩子還是不明白14中的1 ,是代表十的(當然長大了便知道)。
這次教學經驗,讓我體驗到,實物操作,讓孩子更能理解數學的抽象世界。但問題是,如何放在十多人,又充滿學習差異的的大班教裏?
後來,我要在五年級教異分數加減法。過去的經驗是異分母加減是孩子感到最困難,最不想學習的課題。這需要孩子懂得分數的概念,掌握應用最小公倍數找出公分母、擴分、同分母分數的加減等方法。但這些方法一般都很抽象,能力佳的學生,被學生問題擴分為何是分子和分母都乘上相同的整數時,也只能是啞無言,不懂回答。
我和教學助理討論孩子為何不懂的理由,我看著題目,突然明白,孩子只看見工作紙上一堆符號,卻不明白其中意義,數學的演算,也只是一套又一套的運算規則,要明白其中道理,卻不容易。所以,數學能力佳的學生,一般只是很快掌握這套規則,能算對答案的機率高,卻不見得理解。
所以,當我看見小蝴蝶從實物操作中,掌運算上的規則,便明白,學習沒有捷徑,讓孩子經歷思考的過程,從中總結演算規則,比起大量練習,似乎更為有效。



2016年10月6日 星期四

APDEC 2016

刊登於星島日報

完成了暑期實驗中學的課程,便匆匆趕到台灣苗栗,參加由全人中學主辦的第一屆亞太民主教育年會,即Asia-Pacific Democratic Education Conference , 簡稱APDEC
今年,我和幾位自然學校老師義工一同前往參加,盡管因為工作關係,只能參加最後兩天,但還是能感受年會的熱列氣氛。
今年年會共七天,內容包括主題講座、open space、表演舞台、一天台灣之旅及圓桌論壇,年會的日期及內容,可以每年不同,由主辦單位決定。今年主題講座邀請了世界知名,也是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多教育工作者的民主學校,夏山學校創辦人之孫Henry Readhead來演講。他的演講風趣優默,分享很多夏山學生寄宿生活的樂趣,其中的教育意義,對應家長的憂慮和擔心,及守護孩子之間的界線,讓學生教師們都能享受宿舍生活。他表示不管孩子是因為好奇、好玩或是惡意,只要侵犯別人的界線,便要立即阻止,讓孩子明白不是隨心所欲,便是自由,自由是有界線的。這麼難得的機會,待他演講完畢,我立即上前和他打招呼,表示希望能拜訪這所另類學校的先鋒,他也爽快答應,期待有一天能到夏山學校探訪。
後來,自校有一位老師想開一個open space,我當然支持,是要教外國人唱廣東歌。open space是讓與會者也能分享各種事物的安排,不論是討論、會議、交流及文他分享都可以,只要年會的參加者有意,便可向大會申請時間,然後便安排地點,再放在日程表上宣傳,待有興趣的人來參加。我們選擇到戶外,找一處多人經過的地方,在地上放上歌詞及拼音,把路過的人叫來一起唱歌,我們選了自校校歌,大家手舞足蹈的一起唱,好不快樂!
七天的年會很快便過去了,很多精采活動未能參加及觀賞,例如花了七年拍攝的紀錄片「學習的理由」、一天的台灣之旅等。但隨著圓桌論壇而結束,大會正準備由四位年青學生,以四國語言,宣讀大會宣言的初稿,同行的香港教育大學老師,提示我請香港唯一的學生上台,以廣東話宣讀。我問同行的大學生,並和主辦單位商討這突發安排的可能性。負責的澳洲人想了一會,便立即答應,立即安排那大學生上台,成為最後一位宣讀宣言的人。那澳洲朋友事後表示,這真是展現民主精神的一刻呢!
明年,亞太民主教育年會由日本主辦,日本有很多民主學校,更開設民主大學,希望下一年能跟更多老師學生前往,促進這種國際交流。



禮物

刊登於星島日報

那天上學,一位六年級學生叫我在校務處門外等他,說有一份禮物要送給我,然後一個人直衝上教室,去拿那份讓人驚奇的禮物。我好奇,孩子會送給我什麼禮物?又為什麼會送禮物給我?
未幾,他在校務處大門外喊我出來,把他的禮物遞給我,我拿在手上,一陣溫暖的感覺,從那份禮物源源送來。
近日因為開學,在忙亂之中,每天都在教室之間跑來跑去,上課和行政,一大堆工作,在等著我去應付,枱上的文件,總是亂放一堆。然而這時候,才開學沒多久,卻有一位大男孩,主動送上一份自制的禮物,實在令我異常快樂。那是一幅人像畫,用鉛筆畫的一位美國職業籃球(NBA)巨星,是今年暑假,才剛榮休的湖人球星高比拜仁(Kobe Bryant)。我還記得他燦爛的笑容,問我畫得像不像?又不好意思的表示,抱歉因機件故障,過膠時出現而的摺痕。但那份心思,真的令人感動,他不單只畫了一幅高比拜仁的畫,還要把它過膠,讓它能保存得很久。
還記得昨天,才跟他聊起美國職業籃球的種種,他驚訝我也是一位籃球迷,不單喜歡打籃球,也喜歡看球賽,他問我最喜歡的籃球明星,我回答是早期湖人的魔術手莊遜(Magic Johnson),然後談到近代的球星,再聊去年總決賽的觀感。一大一小的,在走廊上高談闊論談籃球,師生有份這閒情,在這忙亂的日子,也是難得。
想不到的是,他當晚竟然把我其中喜歡的一位球星畫下來,並且過膠送給我,怎不讓人感動?我立即把畫像釘在璧報上,讓我能日日看見,感受及接納孩子的喜愛。
我想,教育最讓人感動的地方,不在教室上課時,不在孩子考第一時;而是在這種走廊閒聊時、在球場上打拼時、在傷心難過陪伴時、在受傷送暖慰問時、在看見同學努力認真時、在處理同學們紛爭時、在營火會說笑時、在野地一起觀星時,就是享受那份生活美。
回看從前畢業生在畢業營的回顧,其中一位是這樣寫的:「記得一齊去CAMP,記得一齊打籃球,記得一齊比人罰,記得係籃球場上玩「捉衣因」,記得同學受傷,記得D老師,太多太多野記得同懷念了。」不錯,孩子記得的,都是在校園裏的生活小節。而自校當教師,不用追求安靜的課堂管理,不用忙於追收功課,重要的是,好好和學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