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數粒教學

刊登於星島日報

小蝴蝶升上小一以後,開始要做功課,她有一本數學練習,很厚的,有連線等遊戲,也有加減數的練習。
她的加數還不很熟練,一直用手指協助,可是答案大於十的題目,手指不夠用了,我便找來數粒,讓她數。
有一天,她要做143這類習題,我請她不要14粒數粒一堆的放,而是把十粒排成一列,另外四粒放成一堆,加三即放三粒數粒到四粒那一堆裏,而後數一數四柆加三粒的總和,但不用數那十粒一列的數粒。
那一個練習都是十數加一個位數的類型,我教她用這方式,算了好幾題這類型的題目。未幾,她突然沒有再數數粒,而是在沉思,沉思該甚麼做最快速。隔了一會,她突然大叫,132,不就是32再加10等於15。啊!這真是大發現,這不是我教導的結果,重要的是,這是她自己的發現,是通過實物操作而得來的結果,所以她後來應用自己的發現,自行計算餘下的題目,不用幫忙或教導。
不要以為這是一件簡單的事,數粒的排列,加深小蝴蝶對十個一數的概念,阿拉拍數字141是代表十,在數粒的排列中,能明確的看見,是固定的。但在14這二位數中,部份孩子是沒有辦法理解位值的概念,不少孩子還是不明白14中的1 ,是代表十的(當然長大了便知道)。
這次教學經驗,讓我體驗到,實物操作,讓孩子更能理解數學的抽象世界。但問題是,如何放在十多人,又充滿學習差異的的大班教裏?
後來,我要在五年級教異分數加減法。過去的經驗是異分母加減是孩子感到最困難,最不想學習的課題。這需要孩子懂得分數的概念,掌握應用最小公倍數找出公分母、擴分、同分母分數的加減等方法。但這些方法一般都很抽象,能力佳的學生,被學生問題擴分為何是分子和分母都乘上相同的整數時,也只能是啞無言,不懂回答。
我和教學助理討論孩子為何不懂的理由,我看著題目,突然明白,孩子只看見工作紙上一堆符號,卻不明白其中意義,數學的演算,也只是一套又一套的運算規則,要明白其中道理,卻不容易。所以,數學能力佳的學生,一般只是很快掌握這套規則,能算對答案的機率高,卻不見得理解。
所以,當我看見小蝴蝶從實物操作中,掌運算上的規則,便明白,學習沒有捷徑,讓孩子經歷思考的過程,從中總結演算規則,比起大量練習,似乎更為有效。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