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教育不是方程式

        每次招生簡介會,每次有人來探訪,必定有人問同一個問題:「自校的孩子,能否適應或銜接主流中學?」

最初,創校時期,我是不太懂回答的,因為那時未有畢業生,但也不能不回答。既然不能完美回答,為什麼還要創辦自然學校?

第一,是因為香港,以至世界各國,以自然為主題的學甚少,香港更是沒有,記得還未有自校時,參加了一次由一間本地知名的綠色小學主辦的兩岸四地環保教育論壇,與會的一位台灣小學校長,竟然大膽批評主辦方,佈置會場時,完全沒有考慮環保因素,都是些用完即棄的物料。那時綠色學校,只是官方的比賽,並不是真的想推動綠色學校,一如現在的走塑法例,空有其形,沒有其實。於是,我們便決心創辦一所實踐綠色生活的學校。我們都些愛護自然,愛護地球的人,為了可持續的未來,愛自然的下一代是要培育出來的,否則,世界不會改變的。

第二,香港學校以考試主導,家長競爭心強,可是苦了孩子。電影年少日記內的主角之一,被父母的虛榮心迫得透不過氣,用自殺的方式來釋放自己。大部份學校為了校譽或收生,要求學生做大量功課,學生的價值全繫在考試成績上。我問不少轉校來自校的學生,問他們為什麼都不喜歡上課,他說自小一開始,老師便不停責罵學生,即使沒有罵他,他也害怕,為求生存,只好扮乖,扮專心上課,但變得不喜歡上課學習。那時常有學生表示學校是一所監獄,是禁錮思想的監獄,默書成績不好,便沒有小息,孩子最愛的自由,就這樣沒有了。亦有家長哭訴,大量的功課,做也做不完,為了應付學校的要求,只好迫孩子完成所有功課,不管孩子懂不懂,但損失的是親子關係,這值得嗎?

其實,主流學校的教學效能真的那麼好嗎?能讓大家這麼相信,主流學校學習方式,能把孩子訓練成「好學生」?那麼有效的學習又是如何發生的?帶著這些疑問,我們開始舉辦各種各樣的實驗課程,探索教育的另類出路,最終在2007年,創辦了自然學校。

我常常好奇,是什麼人會問自校能否銜接主流中學?他們關注的,是什麼問題?他們的需要的是什麼?為何他們會認為另類教育,便不能適應主流?主流又真的值得我們追隨嗎?

我想,教育不是方程式,答案是不會因為輸入未知數,便一定會出現,因為應響學習的變項太多了。

為了創校而去了台灣鹽療淨土, 體會到生活可以環保的那麼徹底,電器只有雪櫃和燈泡,食物都是從菜市場賣不出準備丟棄的素菜,記得淨土有一句話,很深刻:「地上無垃圾,世上無廢人。」淨土主人區紀復,一直過簡樸、自然、靈修的生活,快樂滿足。其實,我們沒有必要一定跟隨主流的生活方式。

創校多年,發現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是建立在興趣之上,任何有趣的事,孩子都有興趣學,也不怕挑戰難度,孩子天生不怕犯錯,錯了,做不到,只會再來一次,直到做到為止,這是孩子天生的本領,跟本不用我們這群叫「老師」的人來教。有一次,我帶二年級學生學習網球,我的任務是設計一個有趣的學習環境,訂下目標,容許失敗,甚至不參與,結果是最多學生喜歡,他們很有秩序的排隊,等我拋球給他們接,失敗了,檢球再排隊等待,不悶,不會有人不覺得自己做不到,只有一再挑戰再挑戰。我想,擁有這種不怕失敗的個性特質的學生,有不適應的地方嗎?

近日,我閱讀新關係花園,再一次明白,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停地接收外來的價值觀念。小孩子還小,為求生存,把別人的東西,硬塞成為自己的價值,結果,孩子迷失了;長大了的大人,也迷失了。

孩子在學校學到的,不只是知識,還有生存法則。若果學校是以權威的方式教學,那麼孩子,便學會了權力可以用來壓制他人。若果學校是包容接納的,孩子便學會了同理別人,同理自己。若果學校是以多元智能施教,孩子便自然開闢自己的眼界,進入一個多元的世界。

那麼,我們要孩子適應主流的什麼東西呢?不管好壞,都要照單全收嗎?回想起創辦自校的初心,我們期望下一代,能改變世界,希望世界變得更美好,讓人類的未來,變得更有希望。

於是,真心的講一句:我期望「孩子能成為他自己,活出真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